【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17例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包括:15例境外移入、2例本土。 新增17例確診 15例境外移入與2例本土 本土病例(案246、247)均為境外移入個案的接觸者,其中案246為6...
閱讀詳情 »2020年3月27日
愛滋病檢查,CD4細胞在各期的數量
愛滋病檢查,CD4細胞在各期的數量 愛滋病介紹 是一種因為感染了愛滋病毒(HIV),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漸漸受到玻壞,無法對抗環境中存在的細茵或病毒,而出現一連串的感染症狀,最後導致死亡。所以又稱之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在國內是十大傳染病之一,全世界已經造成好幾...
閱讀詳情 »懷孕時大腹便便,暈眩不停
懷孕時大腹便便,暈眩不停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的話走路都走...
閱讀詳情 »防堵疫情是長期抗戰! 台公衛促進協會提4建議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病毒肆虐,台灣確診累計病例已破數百,疫情指揮中心、疾管與衛生單位不眠不休的竭力投入,相較社區民眾端至今仍無明確防疫佈署與共識,原因是為什麼呢?強化公衛預防體系 支持社區防疫無名英雄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常務理事陳美霞教授指出,預防與治療的資源比例懸殊,2018年國民醫...
閱讀詳情 »葉克膜 心室輔助器 全人工心臟怎麼分? 醫師解析心臟輔助儀器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等待換心的過渡期該怎麼辦?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統計, 108年心臟移植等候者約有200人,同年僅86例成功分配到心臟,器官移植的捐贈者和等候者人數之間有一定的差距。所幸,醫學進步,患者在各種心臟輔助儀器下,有機會挺過危險的過渡期,等待換心的希望。快來看看振興醫院心臟加...
閱讀詳情 »「防異」不成 30歲女險做肛門造口毀自信人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年僅30歲的李小姐,月經來潮總痛不欲生,以為忍忍就沒事,忍不住就靠止痛藥!直到吃藥無效還伴隨肛門疼痛,才驚覺異常。前往醫院檢查,得知需切除腫瘤,做人工肛門造口,讓她瞬間崩潰。幸好經大腸鏡、核磁共振與切片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轉診至婦產科治療。收治該病例的臺北榮民總...
閱讀詳情 »開放門票退票還款 奧組委:東奧沒有無法跨越的障礙
確定延後到明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到底要延到何時,日本成立「再起步對策總部」,將比賽日期與場館列為最優先解決事項。此外,已經售出的448萬張奧運門票,官方表示仍然有效,但也會開放退票還款。(特約記者戚海倫報導)東京奧運和帕運會的組委會展開協調,規劃已經售出的賽事門票明年仍然有效,但是如果因為奧運延期,...
閱讀詳情 »造成肺炎的原因不只新冠病毒 口腔病菌更不容忽視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全球陷入病毒恐慌,一旦有民眾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各醫療院所無不如臨大敵。但發燒除了新冠肺炎外,常見的細菌感染、微生物感染,甚至是牙周病都有可能引起肺炎導致高燒。日前台北有1名男子因發燒,懷疑自己罹患新冠肺炎,隨後緊急入院檢查,結果確認是重度急性...
閱讀詳情 »小孩染疫多輕症 研究深入重症孩童情況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老中少都不能倖免,其中孩童患者似乎輕症較多。不過,《兒科》期刊16日一篇報告指出,分析中國2千名確診或疑似案例中,有6%屬於重症。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兒科助理教授Srinivas Murthy提醒,醫院仍要替兒童病患做好準備。孩童多輕症 仍有6%變重...
閱讀詳情 »擔心疫情陷焦慮,小心「慮病症」上身!沒生病卻擔心有病,如何治療與改善?
慮病症:似病非病的病 模仿才是原創。人類學家克里佛.葛茲(CliffordGeertz,1926-2006)(1986,380) 慮病症是指沒生病卻擔心有病,在當代精神醫學歸類為一種慢性症狀;病人老是害怕自己生病了(恐病症nosophobia),儘管醫學證據證明是相反的狀況:沒生病。也就是說,病人擔...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