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1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曾張口卡住感到疼痛嗎?或是在吃飯咬硬物時感到耳朵前方疼痛等現象,其實可能是顳顎關節症候群惹禍。恩主公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黃婷愉醫師指出,顳顎關節症候群主要是因耳朵前方的顳顎關節、周邊組織及咀嚼肌肉群疼痛功能受限所呈現的諸多症狀,大部分患者多合併肌肉方面與關節內部結構的問...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寒流接力發威,在台灣,最「凍」的絕對是機車通勤族了,不但得忍受低溫,還得抗抵車速帶來的冷風侵骨,如何保暖,其實可以從衣著下手!衛生福利部國健署今(11)日就發出警示,建議最外層可選具有防濕與防風功能等外套,注意四肢保暖(如穿戴手套及襪子等)及頭頸部保暖(穿戴圍巾和口罩...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本厚生勞動省日前公布發現全新變種病毒,完全不同於在英國和南非被發現的變種病毒株,再度引發緊張,台灣是否會因此提升針對日本的防疫措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1)日表示:不會!他強調該變種病毒並非已在日本流行,如同已現跡台灣的英國變種病毒一般,「一人一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公布確診案825的一名埃及籍未滿10歲女童,因家人在台工作,常往返兩地後,今(11)日又一口氣公布其家人有3人陸續發病確診,分別為案830、案831、案832,皆於1月7日出現頭暈、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經衛生局安排採檢,今日確診,為一起境外移...

閱讀詳情 »

二十一天養成一個新習慣 《永遠不再害怕癌症》裡說:「如果得了癌症,並且轉移,那麼有兩個選擇,改變飲食或者死亡。」而我想說的是,如果得了癌症還有兩個選擇:接受現實,改變過去的習慣,或者等死。我決定選擇接受現實,改變過去的習慣。 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會保持慣性」;牛頓第二定律則說「要改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美麗小姐是超級業務員,性子急,只要是跟業務相關工作的事常會力爭到底,,朋友們都半開玩笑說她是犀利姊,但前幾年因爸爸中風故回家幫忙家族企業,加上遇到媽媽被認識20年的老朋友欺騙投資的錢,竟然高達一億五千萬,因此讓憂鬱症復發又找上門來。 重度憂鬱症 B肝帶原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根據《神經科學期刊》(J. Neurosci)發表的1項研究表示,向大腦施加少量電力,可以減少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憂鬱症患者的負面情緒。研究人員說,這項技術就是經顱磁刺激治療(TMS),它是利用磁場的變化,將小量電流輸送至大腦的特定區域。本次研究區域是前額葉皮質層,位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月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埃及境外移入個案(第825例),今(11)日再確認包含10多歲哥哥(第830例)、10多歲姐姐(第831例)、30多歲媽媽(第832例)都在居家隔離時,出現身體不適採檢確診,成為首起埃及家庭群聚入台事件。因3人Ct值較低,研判是近期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幾年發熱衣、發熱褲掀起時尚潮流,標榜薄薄一件可抵禦低溫,但醫師提醒,發熱衣雖有保暖效果,卻因皮膚溫度上升,可能引發搔癢、汗疹、黴菌感染或毛囊炎等問題,並非人人都適合。發熱衣 異位性皮膚炎、乾性膚質等不適合秋冬季節變換,天氣忽冷忽熱,有家長怕孩子晚上睡覺踢被子著涼,為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在11日公布2020年10大消費新聞,前3名分別是防疫物資搶購潮、萊豬開放進口,及嬰幼兒米製餅檢出重金屬殘留,消基會秘書長徐則鈺表示,防疫物資搶購之亂包括飯店業者倒閉、報復性國旅和外送爭議,影響國人一整年,因此名列10大消費新聞榜首。 萊豬與重金屬米餅...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