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防疫在家有什麼運動選擇呢?除了一些簡單的居家有氧,其實「做家事」也是消耗卡路里的好方式!儂編找來了5個能有效消耗熱量、且幾乎在所有家庭裡都可以進行的家事。有空的話,不妨找個假日將自己家從頭到尾好好地清理、消毒一遍,還能降低細菌的附著機率;一起來看看「...
閱讀詳情 »2021年10月13日
2021募集假髮製作經費「一起來.揪捐髮」計劃
記者李振麟/台北報導 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癌友治療和照護上的專業服務,更長期提供癌友「醫療級假髮」免費借用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107年度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新發癌症人數已高達116,131人,相較106年度新增4,447人,平均每4分31秒就有一人罹癌。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癌友治療和照護上的專業服務,更長期...
閱讀詳情 »疫情宅家暴食半年,糖尿病上身...營養師傳授「救命飲食」3祕訣
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新冠肺炎疫情,不論高峰或趨緩,民眾待在家的時間,都比疫情出現前還要更長。待在家裡,很多民眾是吃吃喝喝,也有民眾誤以為日日加餐加量,強身還能提升免疫力,結果大吃半年以後,竟然變瘦還出現頭暈、想吐、視力模糊等糖尿病症狀。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洪泊儒表示,糖尿病...
閱讀詳情 »別仗著年輕!30歲開始肌肉漸流失 老年引發衰弱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大多長者的體態相似,腹部囤積很多脂肪,但四肢、尤其雙腿非常細,幾乎摸不到肉,物理治療師楊子欣表示,一般而言,25歲肌肉量達到巔峰,不過30歲時,肌肉量一路下滑,若不認真訓練肌肉或保養,或有慢性病,老年易引發「衰弱症」,衰弱症指的是神經、肌肉各方面功能退化或流失嚴重,甚至...
閱讀詳情 »新冠疫苗打了沒? 預防之道首重提升肝功能!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國外研究發現,部分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肝臟酵素會增加,肝功能指數升高,顯示肝臟會有暫時性破壞,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病人若感染新冠肺炎,可能面臨更高的死亡風險;目前雖有施打疫苗來防範重症,但是因為不良反應使不少人卻步。中醫師李深浦則認為,防範感染新冠肺炎,除了施打新冠疫苗之...
閱讀詳情 »「圓規」帶來豪雨汗皰疹患者叫苦連天 中醫調理斷病根
【NOW健康 黃育成/台北報導】隨著季節入秋,早晚溫差逐漸加大,再加上「圓規」颱風帶來的豪大雨,讓汗皰疹患者叫苦連天,好不容易好轉的症狀竟開始惡化了!中醫師鄭愛蓮指出,通常季節的交替容易使皮膚問題再度浮出檯面,主要是因為溫度和溼度開始出現變化,若再加上連日下雨,潮溼的環境會使汗皰疹症狀復發甚至惡化,...
閱讀詳情 »高齡彈力帶運動8分鐘輕鬆上手
高齡彈力帶運動 8分鐘輕鬆上手多數年長者的運動就是戶外步行,每天走約1至2公里 這類運動沒有不好,但要讓身體肌肉有實質上的改變,或遠離骨質疏鬆這部分是不足夠 我們需要的是增加肌肉的負重能力,當進行負重訓練時,會促使肌肉與骨頭成長 肌肉跟神經的連接就會變強,也可以強化日常生活的的機能 多數長者會覺得...
閱讀詳情 »減少重症和病毒交互作用 家醫科醫師籲「這2劑」不可少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去年流感好像不嚴重,今年我還要打疫苗嗎?」、「我今年已經有打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了,疫苗不用打太多吧?打兩種疫苗會不會對身體不好?」時序進入秋天,每年為了要不要施打流感疫苗,林林總總各種疑問都有。施打流感疫苗 激發身體免疫反應奇美醫學中心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10 12世界關節炎日 醫盼放寬生物製劑健保給付條件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倒咖啡、遞水杯、電腦打字寫信這類對常人輕而易舉的動作,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卻是舉步艱辛!台灣有超過十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無法停止關節腫脹變形與疼痛,不僅影響他們職場表現,更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無止盡的折磨使許多患者對自己及生命感到絕望與無助,甚至出現輕生念頭。適逢1...
閱讀詳情 »結婚多年膝下無子 竟是子宮內膜瘜肉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5歲的何小姐結婚三年一直苦求無子,本以為是經期混亂加上經血異常導致不孕,一直想自然受孕的她,試過各式求子偏方卻依然毫無音訊,歷經幾次流產後,何小姐開始懷疑是不是自體免疫出現問題,最後在家人與先生的勸說下至醫院接受詳細檢查。經抽血超音波及子宮鏡檢查後,發現有子宮內膜內有...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