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科技戒酒】你有酒癮嗎?回魂酒是重要指標 | 健康達人網

【科技戒酒】你有酒癮嗎?回魂酒是重要指標 健康達人網

你常常交際應酬不醉不歸嗎?網友常常聚會喝酒兼唱 KTV 醉到被人抬上計程車嗎?你會因為喝了酒覺得好像做錯事,或是覺得不喝就全身難過?你可能已經有了酒癮。透過四個問題為自己或有飲酒行為的親友做個簡單的判斷,如果可能已經喝酒上癮,應儘快就醫治療,若可以做好自主管理遠離酒精,則可避免酒精傷身的夢魘。

「回魂酒」判斷酒癮有無

酒癮與否其實還是需要專業的醫療人員做診斷性會談,才能做出最準確的決定,不過對於一般民眾來說,是否真要到醫院掛號問診,可以先從以下四個問題開始,自我檢查或幫忙親友初步自我篩檢是否有酒癮可能?是否需要醫師的協助?

1.你曾經不想喝太多,後來卻無法控制而喝過量嗎?

2.有家人或朋友為了你好而勸你少喝嗎?

3.對於你喝酒這件事,你會覺得不好或是感到愧疚(不應該)嗎?

4.你曾經早上一起床尚未進食之前,就要喝一杯才覺得比較舒服穩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任黃名琪表示,以上問題如果有一項答案「是」就可能有酒癮,如果有兩項答案「是」幾乎就已有酒癮,應儘快就醫治療。

【科技戒酒】你有酒癮嗎?回魂酒是重要指標 健康達人網
(圖片來源:B Rosen via photopin cc) 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酒癮是逐漸養成的

酒癮的產生,往往都是從當事人不知不覺、或是覺得無所謂的情形開始。黃名琪舉台灣社會常見的含酒提神飲料保力達、維士比為例,指出這些飲料都有含酒精成份,濃度至少是啤酒的兩倍以上,卻被定位成提神飲料,讓消費者忽視了其中的酒精成份,長期飲用後,身體對酒精的耐受度提高,消費者就會「升級」,去買酒精含量更高的其他酒類,例如威士忌濃度40%,高梁酒58%,原本所謂的提神飲料,反而變成一種「入門酒」,她表示,在診療的個案中見許多案例都是像這樣子逐步發展成酒癮。

不知不覺的過程有如溫水煮青蛙,整體社會對於飲酒的看法,也是這樣的傾向。黃名琪從就診個案中,其實很少見到一些酒癮發展前期的個案,因為這個階段當事人往往還處於社會關係良好的時期,喝酒是為了連絡感情、製造氣氛等,不會被認為是有問題,因此幾乎不會來看診。

科技戒酒

在確診為酒癮後,患者其實很難只靠自己戰勝癮頭,能有一個強有力的朋友或力量從旁協助,將是重要的關鍵。除了宗教、朋友、團體治療,松德院區也與Intel-台大創新研究中心合作開發手機APP「戒酒小幫手」,目前已進入研究階段,希望確認這個設計對戒酒的助益。

這個手機APP「戒酒小幫手」是利用現在已經很普及的智慧型手機加上團隊開發的口袋型酒測器,做為酒癮患者的自我管理輔助工具。研究中心博士游創文說,使用者一天三個時段中自選時間進行測試,未避免造成使用者困擾,一次測試可在一分鐘內完成。

【科技戒酒】你有酒癮嗎?回魂酒是重要指標 健康達人網
▲游創文表示戒酒小幫手APP不會對使用者造成困擾。

APP藉由酒測器收集資料,除了紀錄也提供簡單的資料分析,讓使用者瞭解戒酒過程的進展與成果,產生更強的戒酒決心,還有積點獎勵措施。除了資料的處理,APP 也能依照酒測結果提供戒酒建議,幫助使用者舒緩酒癮癮頭來臨之強烈不適。例如酒測結果正常與否,當下心情好不好、想不想喝酒…各種模擬狀況都會提出適當建議,例如聽音樂、休閒活動、找人聊天等,連結手機聯絡人功能,可以馬上就跟支持你的親友通上電話,也可以跟親友分享戒酒以來的成果,透過人際之間互動,更有戒酒的信心。

【科技戒酒】你有酒癮嗎?回魂酒是重要指標 健康達人網
▲戒酒小幫手APP與酒測器(右)。

黃名琪說,酒癮患者常會遇到一些容易喝酒的情境,而不假思索就喝下去,APP 的功用之一就是提醒使用者有一個「暫停」的機會,爭取時間,想起來自己正在戒酒,並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革除過去習慣性的飲酒行為,才有辦法做好自我管理,真正開始戒酒的道路。

(封面圖片來源:▓▒░ TORLEY ░▒▓ via flickr cc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無論是美味咖哩飯、焗烤馬鈴薯,馬鈴薯都扮演著功不可沒的角色。是廚房、餐桌上再常見不過的食材,它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有了它就可輕鬆變化出挑動味蕾的佳餚。 彰化基督教醫院江惠琴營養師指出,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 L.)又名洋芋、黃獨、陽芋、荷蘭薯、山藥蛋、爪哇薯、馬之薯、日本番...

閱讀詳情 »

台中1名66歲朱先生日前與友人餐敘時,宴席中喝下生鹿血及生鱉血,以為能強身健體、補腎壯陽,沒想到回家後竟出現發燒、嗜睡、畏寒等症狀,症狀持續2天才緊急送醫,檢查後確診為敗血性休克,所幸經住院治療1周後,才從鬼門關走回來,嚇得他直呼:「再也不敢喝生鹿血和鱉血了!」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虹...

閱讀詳情 »

現代人事事求快,凡事講求效率,但如果男人在床上表現也是如此,成為俗稱的快槍俠,這可會顏面盡失。最新「亞太區性行為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台灣男性每3人就有1人早洩,醫師指出,治療關鍵在於另一半的支持與否,陪同就醫,才能讓感情長長久久。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指出,台灣男性快槍俠比率偏高...

閱讀詳情 »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內科副教授江振源參與跨國研究團隊,花了近10年時間完成治療多重抗藥結核病第3期臨床試驗,證實9至11個月短程療法的療效,研究論文於今年3月28日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同時也是臺北市立萬芳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江振源指出,台灣過去對結核病防治投入資源不足,病人接受完整治療的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