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怕知道、怕不知道 大腸癌早期存活率高

不怕知道 怕不知道 大腸癌早期存活率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出爐的癌症登記報告,102年癌症新發人數為9萬9,143人,等於是每5分鐘18秒就有1人發現癌症,比前一年快了8秒。從粗發生率資料來看,102年國人每10萬人中約有424人被診斷為癌症,即1年內每236位國人就有1人診斷出癌症。其中,大腸癌連續第8年蟬聯冠軍,102年腸癌人口約1萬5140人,較101年的1萬4965人,共增加175人。

別心存僥倖 大腸病變非常普遍

國民健康署最新分析也顯示,男性大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都高於女性,但篩檢率卻比女性低很多!許多民眾心存僥倖,認為應該不會那麼倒霉?但其實大腸病變非常普遍;50-74歲每21人篩檢,就找出1人有癌前病變或甚至已有癌症。

不要怕知道 而是要怕不知道

有些民眾心存鴕鳥心態,覺得癌症是絕症,就算知道也沒救,寧可不知道。然而,其實,決定是不是絕症的關鍵,在於發現的時間早晚。尤其是大腸癌早期病變沒症狀,趁著沒症狀,趕緊篩檢,才不會痛失良機。邱淑媞署長表示,篩檢發現的病變,94.2%是癌前病變或0~2期癌症的早期癌症,預後極佳,存活率將近100%,因此,不要怕知道,而是要怕不知道。

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治療

根據台灣大規模推動糞便潛血檢查的經驗,已證實能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特別呼籲,大腸癌病變非常的普遍,千萬不要低估自己的風險!尤其是鐵板族的50~74歲男性,一定要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除去大腸病變,腸保健康!

四不三要防癌小撇步

除了定期做篩檢之外,為了免大腸癌上身,防癌就不能靠運氣,邱淑媞署長提醒也不要忘了把握健康生活的原則,「四不三要」是撇步,不菸檳酒、不燒烤紅肉、不加工重口味、避免環境污染,要天然蔬果、要多運動、還要定期檢查,多管齊下,才能贏得生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6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女性,平時和男朋友感情很好,但一旦吵架時,男朋友便會沉默不語,且冷冷不再回應,讓這名女性從一開始詢問、抗拒,最後變成漸漸配合,且習慣男友用這樣方式表達自己目的,長期下來,也讓這名女性內心常常感到無力,其實這樣的不舒服感受,恐已經是被情緒勒索導致。 常被對方情緒左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小華是小學五年級的男生,在國小3、4年級時開始出現眨眼、做鬼臉的怪表情,過了一年變成會搖頭、抖動身體,接下來更出現清喉嚨的重複聲音。在小華生活壓力大時症狀變得更明顯,讓他上課不能專心,也先後被不同老師誤以為是故意搗蛋而被處罰。住家附近的小兒科醫師說這是妥瑞氏症,建議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9歲婦人,10多年前曾接受隆乳手術,因害怕乳房攝影夾擠影響隆乳置入物,多僅以自我檢測方式檢查乳房,直到某次摸到左邊靠近腋下有不明腫塊,就醫接受乳房磁振造影及高解析度超音波檢查後,醫師發現婦人接近左側腋下的乳腺末端乳房腋尾處,有一顆不到一公分的腫瘤,確診為一期乳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27歲陳姓女患者,從事網頁設計工作,農曆年前不停地趕工作,2個多月每天幾乎都要待在電腦前10多個小時,因為右手突然出現酸麻情形,赫然發現右手手腕處凸起了一個瘤狀物,壓下去軟軟的,且會感覺到麻麻的,過完年卻發現瘤狀物有繼續腫大的感覺,到童綜合醫院骨科看診,經由鄭宇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