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怕知道、怕不知道 大腸癌早期存活率高

不怕知道 怕不知道 大腸癌早期存活率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出爐的癌症登記報告,102年癌症新發人數為9萬9,143人,等於是每5分鐘18秒就有1人發現癌症,比前一年快了8秒。從粗發生率資料來看,102年國人每10萬人中約有424人被診斷為癌症,即1年內每236位國人就有1人診斷出癌症。其中,大腸癌連續第8年蟬聯冠軍,102年腸癌人口約1萬5140人,較101年的1萬4965人,共增加175人。

別心存僥倖 大腸病變非常普遍

國民健康署最新分析也顯示,男性大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都高於女性,但篩檢率卻比女性低很多!許多民眾心存僥倖,認為應該不會那麼倒霉?但其實大腸病變非常普遍;50-74歲每21人篩檢,就找出1人有癌前病變或甚至已有癌症。

不要怕知道 而是要怕不知道

有些民眾心存鴕鳥心態,覺得癌症是絕症,就算知道也沒救,寧可不知道。然而,其實,決定是不是絕症的關鍵,在於發現的時間早晚。尤其是大腸癌早期病變沒症狀,趁著沒症狀,趕緊篩檢,才不會痛失良機。邱淑媞署長表示,篩檢發現的病變,94.2%是癌前病變或0~2期癌症的早期癌症,預後極佳,存活率將近100%,因此,不要怕知道,而是要怕不知道。

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治療

根據台灣大規模推動糞便潛血檢查的經驗,已證實能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特別呼籲,大腸癌病變非常的普遍,千萬不要低估自己的風險!尤其是鐵板族的50~74歲男性,一定要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除去大腸病變,腸保健康!

四不三要防癌小撇步

除了定期做篩檢之外,為了免大腸癌上身,防癌就不能靠運氣,邱淑媞署長提醒也不要忘了把握健康生活的原則,「四不三要」是撇步,不菸檳酒、不燒烤紅肉、不加工重口味、避免環境污染,要天然蔬果、要多運動、還要定期檢查,多管齊下,才能贏得生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6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台中68歲許伯伯在清洗魚缸時,因胸口緊貼著魚缸,突感覺劇烈疼痛,緊急赴醫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竟是嚴重肺炎合併膿胸,旋即轉送加護病房治療,經細菌培養確診為「克雷伯氏肺炎桿菌」所致,所幸在醫療團隊清除積膿後救回一命,讓患者驚嚇:「沒想到小疼痛竟隱藏大危機。」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建文解釋,患...

閱讀詳情 »

1名女大生日前全身出現紅疹及發燒,連續幾天求診都沒有改善,後來再因發燒、少尿及黃疸而輾轉會診,才知是因爲頑固型痤瘡服用了磺胺藥物而引起嚴重的藥物過敏。 藥物過敏一直是令人擔憂的問題。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證實,特殊體質(帶有基因型HLA-B*13:01)與發生磺胺藥物過敏有關。國人如果帶有這...

閱讀詳情 »

為保障民眾接受美容醫學服務之安全與權益,衛生福利部於107年9月6日修正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特管辦法),並自108年1月起實施,針對:(1)削骨、(2)中臉部(全臉部)拉皮、(3)單次脂肪抽出量達1,500 毫升或單次脂肪及體液總抽出量達5,000 毫升、...

閱讀詳情 »

常會聽到銀髮族抱怨有胃痛、脹氣或是便祕的問題,通常他們會拿出常吃的胃藥或止痛藥來緩解身體不適,但這樣就能解決問題嗎?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整理了銀髮族常用的藥品,讓民眾了解可能導致腸胃不適的原因。 依據國民健康署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顯示,8成以上老人自述至少有1項經醫師診斷確認的慢性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