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要萬事問Google!日本醫學博士公開「癌症三大療法」,癌症就能治癒...

不要萬事問Google!日本醫學博士公開「癌症三大療法」,癌症就能治癒...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不要萬事問Google

最近,我偶爾會碰上自己上網查了些資料,然後就變得很自以為是的患者。就算醫師想提供對那位患者來說最好的治療,有時患者會固執地相信自己搜尋到的訊息,而拒絕接受醫生所安排的治療。

我並非否定透過書籍或網路來取得癌症的相關知識。但是,有的時候患者可能會因為閱讀過多的資料而出現不必要的疑慮。網路上的資料多半已經非常老舊,也未必正確。

與其上網搜尋,更重要的是諮詢眼前的醫師,藉以了解所有問題,然後和醫師充分討論過後,好好接受治療。

不要萬事問Google!日本醫學博士公開「癌症三大療法」,癌症就能治癒...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不要盲目相信接收到的任何資訊,請與信賴的醫師討論。

 

此外,有的時候,醫師好不容易提出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患者卻堅持拒信正統醫療,轉而尋求替代醫療或民間療法,否定正規治療。甚至有些患者一旦遇到具影響力的人或自己信賴的人提出其他抗癌建議,就會誤以為那些才是正確的,盲目相信錯誤的治療方式。

雖然患者總有一天會發現自己的錯誤,但到那個時候幾乎都已經太遲了,實在是得不償失。建議大家要有自己信賴的醫師和朋友,以及隨時可以提供諮詢的家庭醫師。

請和「願意與自己一起戰勝病魔的主治醫師」,建立起凡事皆可諮詢的良好關係,視為接受合理治療的第一步。

不要盲目相信接收到的任何資訊,請與信賴的醫師討論。

 

癌症的治療方式

癌症的基本療法,不外乎「手術、抗癌藥物、放射線」三種。這些治療方式被視為中流砥柱,又稱「癌症三大療法」。

癌細胞對我們來說是個惱人的存在,不僅沒有用處,變大之後還會壓迫到正常細胞和器官,影響正常功能,有時甚至還會造成死亡。

 

因此,第一大療法就是透過「手術」去除癌細胞。

不要萬事問Google!日本醫學博士公開「癌症三大療法」,癌症就能治癒...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近年,我們可以看到麻醉方式的進步和由機器人來動手術之類的醫學發展。

 

近年,我們可以看到麻醉方式的進步和由機器人來動手術之類的醫學發展,但就「切除」來說,其理論和過去並無二致。只不過,一如使用顯微鏡和內視鏡的手術,手術的輔助機械有了革命性的進展,而且透過確認轉移部位與決定切除範圍的大小,可以改善預後,因此,現在仍不斷改良對人體的侵入性降到最低的技術。我們也會在手術的同時,待在宛如太空控制中心一般的房間裡快速進行影像與病理診斷,並透過機器手臂來進行手術。

 

第二種是利用「抗癌藥物」的化學療法。

不要萬事問Google!日本醫學博士公開「癌症三大療法」,癌症就能治癒...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有破壞癌細胞發育過程的分子標靶藥物,與破壞癌細胞本身且副作用較少的藥劑等,各種類型的藥物每天都在持續不斷進步,革命性抗癌藥物陸續登場。希望大家了解,目前通過測試而被認可為新藥的決定性關鍵在於「是否能比過去的藥物,讓患者活得更久」,而非「是否可以讓癌細胞縮小」。不管如何,因為這些抗癌藥物的開發,使得化學療法的癌症治療效果有著顯著的進展。

 

第三種是「放射線」

自從發現X光後,人們就知道放射線可以破壞細胞,並用於癌症治療上。如果可以盡量把放射線集中在癌細胞上,不要照射到正常細胞,就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因而使用了螺旋刀等技術。

最近在臨床醫學上出現使用重粒子線和質子射線(proton beam)等的革命性治療方法。方法是如果對硼照射中子射線時,便會產生放射線,因為其作用距離相當於一個細胞的範圍,因此當癌細胞攝取硼之後,就只會傷害癌細胞而已。我們的團隊已經開始研究效果比過去更好的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應該可以運用在臨床醫學上。放射線療法每天都在持續進步中,未來我們肯定能完全消滅癌症。

 

癌症三大療法是手術、抗癌藥物、放射線。

 

不要萬事問Google!日本醫學博士公開「癌症三大療法」,癌症就能治癒...

本文節錄:【日本醫學博士打造的全面抗癌計畫:癌症能治癒!預防與逆轉癌細胞的86種正確觀念】一書/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蔡子強

相關推薦

▲健保推動大醫院門診減量,卻爆出有醫院作假以對。(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落實「大病到大醫院、小病至小診所」分級醫療,健保去年起祭出大醫院門診每年減量2%瘦身要求,超量部分不予給付,沒想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竟爆出作假以對,利用不實申報「診察費為0」來規避,...

閱讀詳情 »

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長照2.0政策施行至今快3年,政府總計投入逾750億元長照基金,市場確實也逐漸活絡多元,只不過,資源總是往最有利益的都市集中。偏鄉,因為人力成本高、案主的照顧難度深,是否存在一種結合「公益」跟「企業」的模式,讓長照的光,也能照亮原住民部落、深山裡的獨居老人? 從林伯山的家門口望...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癌症病人參加新藥臨床試驗,是抓住最後一線希望?還是當了白老鼠?根據食藥署最新統計,國內去年一共有331件新藥臨床試驗申請案,絕大多數都是癌症新藥,食藥署直言,不少經標準治療無效的病人幾乎是搶破頭想參加,但食藥署提醒參加臨床試驗有利有...

閱讀詳情 »

▲胃鏡顯示病人胃部有4顆息肉都癌變。(照/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胃長息肉,當心發生癌變!一名81歲的老婦人就因為暴瘦20公斤,身體虛弱不堪而就醫,檢查有嚴重貧血,血紅素只有正常的一半,進一步胃鏡檢查才發現竟在胃部不同位置長有大大小小4顆息肉,最後確認全部癌變,還好並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