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讓「高血壓」成防疫缺口 做好這3點自主管理

不讓「高血壓」成防疫缺口 做好這3點自主管理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近期刊登於《中國流行病學雜誌》有關新冠肺炎(COVID-19)研究指出,慢性病增加致命風險,以心血管疾病位居第一,其次是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高血壓。因此,國民健康署提醒高血壓患者及長者,疫情期間儘量待在家,室內保持通風,落實勤洗手,出門戴口罩,儘量不去人口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以減少病毒感染風險。
抗疫保持驚覺勿恐慌 做好血壓3C管理

此外,目前正值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高血壓患者及長者對於新冠肺炎自我防護固然重要,血壓的自我管理更不容忽視。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面對疫情,可保持警覺,但不必過度緊張,掌握下列注意事項,就能輕鬆做好血壓3C自我管理:

1.每日記得量血壓(Check)
民眾平時可利用醫療院所或生活周邊的血壓站來量測血壓,但在疫情期間,建議改在家測量血壓,並利用紙本或手機下載相關健康管理軟體紀錄血壓數值,除了可自己監控血壓變化,也可在就診時,提供醫療人員瞭解血壓控制情形,做為治療參考依據。

2.健康生活型態不可少(Change)
在日常生活上,更要落實良好生活型態,例如低油、糖、鹽及高纖飲食,拒菸酒、適度居家身體活動(如做健康操、散步、做家事等),以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有助於血壓控制,減少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的風險。

3.按時吃藥要記牢(Control)
除落實良好生活型態外,更需持續規律服藥,切勿擅自停藥,讓病情得到妥善的控制。因應疫情,可憑醫院或診所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優先至社區健保藥局領藥,減少出入醫院次數,降低感染風險。若民眾必須至醫院領藥,部分醫院有增設慢性處方箋院外領藥服務窗口,可先上醫院網站查詢或電話洽詢了解該醫院是否有相關服務後再前往,以確保個人健康安全。

參考文獻: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Outbreak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s (COVID-19) — China, 2020
http://www.ne.jp/asahi/kishimoto/clinic/cash/COVID-19.pdf

【延伸閱讀】

防疫更要控制好氣喘! 嚴重型氣喘病患更應按醫囑規律用藥

誤試減肥偏方 當心越減越肥!

爺孫戀難開花結果 男性竟也有黃金生育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7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今年25歲的李先生,因持續腹瀉、左下腹痛又便血近一個月,在診所接受藥物治療也無效後,轉自三軍總醫院就診,經大腸鏡檢查後確診罹患潰瘍性腸炎。遺憾的是,這類自體免疫疾病無法根治,患者可能得面臨終生腹痛、腹瀉等症狀,只能透過藥物控制。收治該名患者的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吳昌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根據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國內嬰幼兒過敏比率逐年攀升,每3人就有1人過敏,尤其在台北市等都會區,兒童發生過敏機率更增加5成以上。中醫師指出,幼童的臟腑嬌嫩,對抗過敏原功能較差,容易引發呼吸系統或皮膚等過敏反應,透過中醫調養可增強免疫力,改善過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結核病患需要接受6至9個月的治療,其實曾與結核病患共同居住,或密切接觸的人也需要接受9個月的預防性投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護理長施秀珍指出,包括結核病接觸者或一般民眾,平時也應加強自我檢測,透過7分篩檢表早期診斷及早治療。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統計,台北市結核病的發生率從94年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2013血友好棒!獎學金」由台灣省關懷血友病協會與拜耳醫療保健事業群共同主辦,頒獎典禮順利於23日在高雄圓滿落幕,本屆以「FACTOR in the Future改變現在 凝聚未來」為主題,讓血友病學子在不同的領域發揮長才,展現自信,凝聚血友病學子的團結精神,一同克服病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