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久站後脊椎僵硬 恐是退化性脊椎炎惹禍

久站後脊椎僵硬 恐是退化性脊椎炎惹禍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退化性脊椎炎主要是因長期使用脊椎,使脊椎間軟骨出現退化現象,造成關節吸收衝撞的能力降低,當承受壓力變大時,就會產生疼痛;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蘇聰明指出,透過X光檢查可以發現,關節因邊緣出現尖銳的突出物,又稱為骨刺,屬於退化的表現,會使患者常常半夜因此背痛醒。
像是脊椎中的膝關節、髖關節、頸椎和腰椎等,都可能出現退化性脊椎炎,患者不但會感到脊椎僵硬疼痛,尤其起床那一剎那最為疼痛,雖活動後有改善,但若活動太久又會出現疼痛現象;蘇聰明說,長期下來若置之不理,恐會嚴重至脊椎變型,甚至無法彎腰走路。
院長蘇聰明進一步說明,治療上,除了物理治療,患者還需接受抗發炎、逐步補足腎氣,且配合具有血液循環功效的中藥幫助調理,儘管症狀緩解,也應養成避免直接彎腰的動作,或是從事劇烈動作,平時也可適時攝取壯骨丸,幫助保養脊椎軟骨。
像是農夫、工作需要經常彎腰都可能罹患腰椎關節炎,或是長期必須伏案工作者,就容易有頸椎關節炎;蘇聰明提醒,若時常感到腰背部僵硬不靈活,且站久或坐久時,出現疼痛現象,就有可能是退化性脊椎炎的徵兆,應盡快就醫檢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24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8)日宣布修正輕症確診者的解隔條件,無症狀或症狀緩解者,只要在4天內做2次快篩或是PCR陰性,或是CT值30以上即可解隔;居家照護者則不適用新制,但只要確診10天後就能自動解隔,進入7天自主健康管理。 最快4天就能解隔 居家照護者住10天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2021年衛生福利部統計,2019年全國因失智症就醫的人口數已達23.5萬人,年增約1.5萬人。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民眾要更加認識及關注失智症議題,除了關心自身及周遭親友的健康之外,同時給予失智者及其家屬更多的肯定與正向支持,讓他們能安心自在的與社區民眾融合在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95歲陳奶奶,因腹瀉五天不止並伴隨發燒及腹部絞痛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求治,糞便檢驗及培養證實為輪狀病毒及沙門氏菌感染,經過住院矯正脫水及抗生素治療,順利出院返家,後續門診追蹤已無大礙。 病毒性腸胃炎 常見最大宗 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建安表示,急性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新北報導】近期有不少兒童確診COVID-19,討論已久的兒童能否接種疫苗一事備受討論。而17日食藥署通過莫德納疫苗的緊急EUA授權,計畫讓6到11歲兒童將可接種莫德納疫苗,劑量為成人劑量的一半(0.25毫升),將接種2劑,間隔28天。ACIP會議將討論,確認後將公告接種辦法。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