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人工水晶體再進化 全焦段克服夜間眩光即將引進台灣

人工水晶體再進化 全焦段克服夜間眩光即將引進台灣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年過半百是白內障發生的高危險群,然而,談及白內障手術,患者不免擔心術後疼痛、恢復慢,或者對於術後視力的恢復程度沒有信心,而通勤族、開車族或曾做過近視雷射的人也會擔心即便植入多焦點人工水晶體,仍可能會有夜間眩光的問題,影響自身安全和視覺品質。


對此,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現今治療白內障已進展到使用微創手術,手術前只需滴入具有麻醉藥效的眼藥水便可執行,切割的傷口小到只有0.2公分,再使用儀器進行超音波乳化術,用低能量將白內障吸出,並將人工水晶體對折,植入後再攤開便完成手術,術後恢復快,且無須縫合,幾乎無疼痛感,加上現在的儀器相較以往的設備,所需使用的能量較低,也因此增加手術安全性。


至於患者可選用的人工水晶體種類,陳逸川指出,目前市面上常見的人工水晶體多採用光學繞射原理發展的單焦點、雙焦點及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其中,單焦點人工水晶體是所有光線聚焦在單一點上,在固定距離遠看時很清晰,但看中、近距離就會產生視線模糊;雙焦點則是在30公分的近距離及遠距離視力良好,60公分左右的中距離視線較模糊;多焦點則是能看清遠、中、近距離,但是較容易產生夜間眩光、光暈,以上這些水晶體都是聚焦在特定的點上特別清楚,點和點之間的視線可能沒有那麼清晰。


另1種用延焦段所設計的長焦段、全焦段人工水晶體,因成像原理不同,視覺品質更提升,從原本只有在聚焦點上的視線清楚,進化成點和點的區間都能清晰呈現,視覺延展性良好且自然,成像速度快。


長焦段水晶體特別有利於中、遠距離視力,像是開車看遠方和儀表板、切菜、打電腦等;全焦段水晶體則能看得清遠、中、近距離,視線清晰度更全面,更重要的是少了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的夜間眩光問題,更有利於需要開車、通勤、戶外活動多,或是曾做過近視雷射手術的患者。


陳逸川提到,全焦段人工水晶體將於今(2021)年1月引進台灣,讓追求視覺品質且有需求的患者能回復到較年輕的視力狀態,同時還能改善近視、遠視及老花,通常在治療白內障時,會先評估每位患者的視網膜健康狀況,再根據患者的生活型態、作息和用眼需求評估,提出最適合每個人的建議,才能真正發揮人工水晶體的功能,享受到它的方便性。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面對寒流與變種病毒夾擊 超級抗氧化酵素SOD化解危機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防疫期間,在外採購,無論進出賣場、便利超商,均需掃描QR Code,這已經成為全民生活的一部份,不過,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詐騙網》最近提醒民眾,傳送簡訊時,務必需注意是否傳至1922,以免連結到高額付費號碼,荷包大失血。 1名網友《爆怨2公社》貼文表示,某店家將Q...

閱讀詳情 »

首次由軍方與研究單位,結合國內生技公司共同開發的COVID-19抗原快篩試劑獲得食藥署的專案製造許可,以供國內緊急公共衛生使用。快篩15分鐘知結果 高靈敏度及高專一性科技公司與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及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技轉授權,利用高度專一性辨識新冠病毒核殼蛋白不同抗原決定位的單株抗體群相互配對,...

閱讀詳情 »

生活中心/周孟漢報導在一般人印象中,抽菸、喝酒都是危害身體的主要因素,不過,日常生活當中,有些壞習慣對身體造成的影響,恐怕比抽菸喝酒還大。然而這些壞習慣,往往都藏在我們平常不會去注意到的地方,悄悄對身體造成極大負擔。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有「7大惡習」對健康影響甚大,而這些壞習慣,都是現代人經常有...

閱讀詳情 »

國際上,針對益生菌的研究論文達32000篇以上,多數學者認為,益生菌有助於增加保護力,因此益生菌的討論度在最近一年逐漸高漲,銷量也穩坐保健食品之冠。據觀察,每2個家庭中,就會有1個購買益生菌。其中,擁有上千網友好評、17萬人真實回購的「營養師輕食」,就在這樣的時期脫穎而出。市面上的益生菌百百款,具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