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台慢性病童逾六萬名 國健署推動「校園照護網」

全台慢性病童逾六萬名 國健署推動「校園照護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慢性病童在校照護問題,成為一項課題!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台7到15歲學童中,有5萬多名有氣喘問題,7000多名有心臟病,此外,約1成有空腹血糖異常情形,每1000位即有2位孩子被醫生診斷為糖尿病。為了讓孩子們能於校園中健康平安學習,國健署與教育部國民學前教育署合作,營造慢性病防治與個案管理支持校園,透過孩童健康管理與監測,可有效掌握孩童身體狀況,進而減少因病請假而影響學習。
整合校園及社區資源 打造專業團隊照護慢性病童 
國健署王英偉署長表示,推動此項工作,是讓慢病孩童自幼養成正確疾病照護與生活習慣,透過有效管理模式、應用《校園主要慢性病防治及個案管理手冊》及完整的慢性病照護與監測流程,輔以專業團隊協助校園,從學校行政體系、友善環境建立、人員識能及社區資源整合,以達到校園慢性疾病防治與照護。王署長說明,去年度全台已有17所不同類型國中小學校,導入此照護模式,成功幫助645位慢病孩童,在學校做好慢性病管理。

校園主要慢性病防治及個案管理手冊 照護依循參考

教育部國民學前教育署學務校安組專委邱秋嬋指出,根據校園衛生法第12條明確規範,許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血友病、罕見疾病等重大疾病,學校應予以加強輔導及協助,必要時可進行課程調整,賦予學校相當大的責任,從校長、老師、護理師、家長以及社區,共同照護慢性病童。

此次與國健署合作,委託國立台中科技大學中護健康學院陳筱瑀院長建構《校園主要慢性病防治及個案管理手冊》,期待對校園有所助益,除了專業的知識提醒外,對於校長、老師各主事的分工與職責,均詳細列出,不僅是學校護理師的個人責任,讓學校各行政單位,在推動慢性病防治照護上,能夠有所依循。
慢性病防治落實於校園 透過學習及活動提升認知

在校園推動慢性病防治模式,最終目的是讓病童未來可以過正常生活,與疾病共存,全國校長協會榮譽理事長薛春光表示,鼓勵學校可以透過「學習」和「活動」兩方面,不但讓慢性病童知道如何應付突發狀況、自己照護,也提升其他學童對慢性病的認知,甚至讓同儕之間互相幫助。

【延伸閱讀】

小孩鼻水直流衛生紙不離手! 「減敏治療」有望擺脫鼻過敏

婦女以為中年發福 沒想到竟是卵巢癌來報到

胰臟過勞? 胰島素協助糖尿病友治療超前部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6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人體的生物鐘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疾病的發作。近日,英國《女士》雜誌刊出一些常見病高發或症狀加重的時間段,提醒患者多注意。 哮喘:早上4點~6點。在這一時間段哮喘的發作率是其他時間的100倍,部分原因是人體在早上對腎上腺素的敏感性較高,容易引起支氣管變窄。此外,床上有不少灰塵、蟎蟲,人睡覺...

閱讀詳情 »

現在很多人的體質都不是很好,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其實通過其面容就可以簡單而準確的表現出來,那麼貧血的人會有什麼樣的症狀呢?親跟隨大家一起去看看吧!你貧血了嗎?從下面的部位能看出你是否貧血。 1、看眼睛 看眼睛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