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再生緣產學合作 研發幹細胞無血清培養基成果斐然

再生緣產學合作 研發幹細胞無血清培養基成果斐然

【NOW 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再生緣生物科技與元智大學姚少凌教授長期 進行產學合作,近期以「適用多種來源間質幹細胞之無血清/無血漿增生長培養基」計畫的成果,榮獲科技部工程技術研究發展司108年度產學合作計劃成果特優獎。

 

元智大學化材系生技所教授姚少凌表示,幹細胞是所有細胞起源,可以形成身體所有器官。過往的骨髓移植手術就是利用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讓白血病患者造血功能恢復正常,但抽取骨髓的過程繁瑣,移植配對成功機率相當低;相較下臍帶血液來源的幹細胞,除了配對較為寬鬆(自體移植則無須配對)外,分離收取與保存的技術也十分成熟。

 

雖然臍帶血來源的幹細胞有著上述的優點,但由於一般收集的血量有限,大約僅有80 cc,意味著所能收集到的幹細胞總量也相對有限,臨床應用上有著移植數量不足的風險。因此,臍帶血幹細胞需要培養,讓幹細胞總量增加到足夠使用的量,治療效果才可以符合期待。目前比較常見的培養方式,就是藉由其他動物血清,來培養幹細胞數量,不過這同時也存在其他問題。

 

姚少凌解釋,由於不能保證動物血清來源完全沒有傳染病,也就無法保證沒有感染風險;而且動物血清裡有很多物質,可以誘發幹細胞進行分化,造成幹細胞失去原本的特性與活性,讓增生幹細胞達不到預期數量與效果。一旦幹細胞植入不足,那麼對疾病的治療效果恐怕也會大打折扣。

 

而幹細胞無血清培養基技術,就沒有血清培養的風險和困擾。姚少凌說明,無血清培養基技術,因為過程中不需要動物血清,基本上能排除絕大多數感染風險,且無血清培養基內僅添加成分明確的幹細胞增生因子,能夠有效的增加幹細胞的數量,對於疾病治療的效果也較能符合期待。

 

無血清培養基是未來細胞培養的趨勢,再生緣生物科技與元智大學姚少凌教授 研究團隊長期合作,陸續發展出「幹細胞無血清培養基」與「不具胎牛血清之細胞冷凍保存組合物」等技術,不但在台灣,在美國也已經取得專利,未來規劃向東南亞擴展市場,成功將台灣技術在海外發光,讓全世界看見台灣雄厚的生技產業實力。

 

再生緣產學合作 研發幹細胞無血清培養基成果斐然

▲再生緣生物科技董事長謝宜玲(右)與元智大學化材系生技所教授姚少凌(左)合影。(圖/再生緣生物科技提供)

 

再生緣為國際臍帶血協會(Cord Blood Association)創始會員,該會其他會員包括美國最大臍帶血公司 CBR、ViaCord、BMDI、紐約血液中心、日本幹細胞研究所等國際知名臍帶血銀行。而再生緣生物科技在全球研發合作單位除了元智大 學外,另有美國杜克大學兒童醫院、日本慈惠會醫科大學、彰化基督教醫院、雙和醫院、中山醫院等,尤其針對臍帶血幹細胞特別著墨,因為臍帶血中含有多種的幹細胞,加上臍帶血來源幹細胞的分化可塑性非常好,目前在杜克大學兒童醫院正應用臍帶血進行多項臨床試驗,包含已完成小兒腦性麻痺與小兒自閉症類群的2期臨床,以及正在進行中的成人中風2期臨床等。

 

至於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常被詬病的擴增問題,在最新技術的支持下,目前也已獲得完善的解決。例如,以色列公司Gamida正利用擴增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治療血癌等3期臨床病患。基於國際最新研究成果的進展,相信臍帶血未來還可能進一步施用於修復受傷或老化的器官與組織,具有高度的發展性與應用性。再生緣生物科技希冀能持續在幹細胞領域研發耕耘,立足台灣並放眼全球,向外擴展國際市場。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公廁馬桶主要可分為蹲式或是坐式,然此二種馬桶各有利弊,如蹲式馬桶可避免身體直接接觸較為衛生,而坐式馬桶則是可以舒服地坐著上廁所,但是若要選擇其中一種使用,民眾較偏好使用哪一種呢?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於2014/12/2(二)針對民眾對「公廁馬桶使用偏好」進行調查。 多數民眾...

閱讀詳情 »

一 每天只喝少量此酒,對膝蓋疼痛,白內障,老年痴呆等症狀的 治療在全世界的一些國家已經非常盛行,效果相當驚人. 二 服藥也無法降下的血壓,喝此酒後即超正常安定.  三 無論何法都不得降不下的糖尿值,喝此酒後血糖下降.  四 喝此酒後惱人的老花眼會有很大的改善,一般報刊雜誌不需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藝人Selina日前出席陽光基金會與中國廣播公司所舉辦的「擁抱希望傳出愛」活動記者會,Selina特別鼓勵社會大眾支持義賣活動,她並加碼捐出傷後復出拍攝陽光基金會公益廣告時,曾穿過的白色洋裝提供競標義賣。陽光傷友采瑀也分享了身為小陽光的心路歷程,以及與Selina合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藝人六月即將臨盆,但只胖了6公斤,令人不禁想問,孕婦胖這麼少胎兒健康嗎?孕婦該胖多少才算健康?營養師程涵宇表示,其實每個國家對於孕婦該胖多少的標準都不同,如日本,整個孕期應增加的體重是10公斤,台灣則是10-12公斤。程涵宇表示,打造S號媽咪的第一步就是依照懷孕前的BM...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