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北部粽PK南部粽熱量比一比 端午吃粽可別放縱

北部粽PK南部粽熱量比一比 端午吃粽可別放縱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多數人端午節吃粽要求內餡豐富,營養師提醒越美味的粽子往往熱量爆表。台中慈濟醫院營養科主任楊忠偉表示,粽子雖然好吃但仍要節制,慢性病人更要注意,吃粽子除了要慎選食材,烹調方式也要注意,包生米的水煮粽,熱量比拌炒後包半生米蒸煮的粽子低,像是南部蛋黃粽熱量就特高,慢性病人要小心。


北部粽PK南部粽熱量比一比 端午吃粽可別放縱

▲粽子的食材與烹煮方式不同,熱量也會有差別。(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張先生發現慢性腎臟病前,最愛包蛋黃與滷肉塊的南部粽,每餐都要吃上1、2顆。生病後,現在碰都不敢碰,錯過端午好失落。營養師楊忠偉指出,慢性病人想開心吃粽過端午,必須挑剔一下。慢性腎臟病友因無法代謝高磷、高蛋白食物,建議不要選五穀雜糧、蛋黃和肉類過多的粽子,改吃白糯米粽或是客家粄粽較好,份量1天1顆最剛好,吃多反而影響腎功能指數控制。


糖尿病朋友要也要注意醣類攝取,楊忠偉說明,糯米支鏈澱粉含量高,升糖指數也越高,容易讓血糖上升。建議糖尿病病友先吃足量青菜,再用全穀雜糧粽取代糯米粽,而且不要添加過多沾醬,1天最多也是1顆粽就好。台灣粽子種類多、口味推陳出新,無論健康與否都不能肆無忌憚大吃。對一般大眾而言,傳統粽平均180克,熱量就高達550大卡,相當於2碗白米飯熱量。建議把粽子當正餐,再搭配時令蔬菜,如夏天盛產的竹筍,不論煮湯、清炒都爽口,這樣開心吃粽,更能吸收身體所需營養。


北部粽PK南部粽熱量比一比 端午吃粽可別放縱

▲慢性病人端午吃粽子前,要注意是否合適自己的身體狀況。(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楊忠偉營養師也提醒,粽子多以糯米為主,胃不舒服或消化不良的人,要細嚼慢嚥、酌量或與朋友分食,才能享受粽子美味,又不會造成負擔,而慢性病人更要為自己打造屬於個人的健康粽,才能開心過端午。


更多NOW健康報導
▸長期用棉花棒掏耳朵 這習慣恐引發感染甚至耳膜破裂
▸消基會抽檢網購抗菌乾洗手 全數不合衛生法規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糞便潛血陰性別高興太早! 因為大腸癌不一定會出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很多人以為得了失智症,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了,真的是這樣嗎?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設計為期12周的自我管理團體課程,幫助患者延緩失智,包括健康情況、飲食習慣都大幅改善,與家人關係變好,心情也變好了。 輕度失智症者適用 12周的課程針對MMSE(簡易智能量表)大於20的輕度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脊椎關節炎是一群因慢性發炎影響脊椎關節的疾病,因為患者血中類風濕因子為陰性,稱為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炎,包括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發炎性大腸疾病伴隨的關節病變等皆屬此類疾病,脊椎關節炎中約有2/3屬中軸型、以侵犯脊椎為主,其餘周邊關節型,則近半是乾癬關節炎所造成,估計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5歲的劉先生,體型肥胖有過敏病史,經常就醫看感冒;近日,他感到解尿不順、小便時間變長,甚至每晚都要起床小便,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攝護腺肥大。醫師指出,攝護腺肥大是常見的男性老化疾病,建議40歲以上應每年定期檢查攝護腺。 40歲後 攝護腺肥大風險增 家醫科診所院長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天氣漸涼,又是流感的流行期!疾管署宣布,10月1日起,開放接種公費流感疫苗,今年公費接種新增50歲以上成人,已採購600萬劑疫苗因應,呼籲民眾及早接種、預防流感。 流感季節又來了 疾管署署長周志浩指出,每年12月底至隔年3月是流感高峰期,一旦感染流感症狀較感冒嚴重,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