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千杯不醉VS.一杯就醉~關鍵因素居然是…

夏日飲酒消暑,到底「千杯不醉」與「一杯就醉」的關鍵在哪?答案是:「酒精代謝」。醫師指出,雖然喝酒傷身,但動物實驗發現,黃金蜆可提高代謝酒精的酵素活性,並緩解肝臟的發炎指標,對肝臟保護有加分效果。

千杯不醉VS.一杯就醉~關鍵因素居然是…

郭東恩醫師(右)與陳與國博士(左)介紹黃金蜆的臨床研究。(攝影/記者張世傑)

台灣消化內科專科醫師郭東恩指出,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從日常飲食到藥物攝取都需經由肝臟代謝,其中對肝的工作負擔最顯著的莫過於飲酒,如果飲用300cc的啤酒,正常機能的肝臟大約需要2至3小時才能代謝完畢。

酒量好壞 酒精代謝是重要關鍵

雖然「千杯不醉」與「一杯就醉」,造成因素很多,但酒量好壞大多與體內「酒精代謝」有關。通常飲酒入喉時,需要肝臟內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2種酶酵素來代謝分解,過與不及,所呈現的反應也不同。

一般而言,如果人體內的2種酶均含量豐富,則解酒能力強,可代謝酒精,因此酒量好,猶如「千杯不醉」。但若肝臟內這2種酶酵素有一方缺乏,造成體內乙醛堆積,則容易誘發毛細血管擴張,引起臉紅、頭暈,甚至「一杯就醉」。

黃金蜆 提高酒精代謝酵素活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史丹佛大學在台北醫學大學舉辦「酒精代謝酵素ALDH基因與人類疾病研討會」時提到,台灣人有高達47%基因中缺乏脫氫酶(ALDH),如人體沒有脫氫酶將一極致癌物「乙醛」代謝成醋酸,該物質長期累積在體內,罹患癌症高出一般人50%。

而依據台大食品科學研究所陳與國博士團隊以黃金蜆萃取物為研究樣本,經動物實驗發現,黃金蜆可提高代謝酒精的酵素活性,並緩解肝臟的發炎指標,而這項研究成果,已陸續發表在國外知名醫學期刊中。

傷肝:千杯不醉不代表酒量好

雖然黃金蜆在維護肝臟健康的動物實驗中已經獲得實證,讓有些看似「酒量好」的人,還能喝上好幾杯「不會醉」,不過,陳與國博士也強調,千杯不醉不代表酒量好,實際上,肝臟可能早已損害嚴重。因此,提醒民眾酒量再大、再能喝,也不代表可以隨便喝喔!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603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產新冠疫苗臨床實驗緊鑼密鼓展開,已有上千位受試者參加計畫,衛福部計畫希望下半年國產疫苗能提供國人接種,食藥署提醒,參加國產疫苗臨床試驗,若有身體不適、發燒、嚴重過敏等副作用時,須立即就醫。 食藥署表示,參加臨床試驗而施打疫苗,除了能獲得醫療團隊密切的照護外,也有很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面對科技產品普及的數位時代,3C螢幕產品成為父母安撫孩子的「育兒神器」,忙碌時面對孩子的要求或吵鬧,不得已提供3C螢幕產品,但您知道嗎? 3C保母正默默侵襲孩子的視力。為使家長不再糾結,國民健康署特別編製《手機還我 孩子不哭》手冊,邀集專家針對家長最常用3C育兒的情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患有高血壓的70歲陳女士,近半年多來都為失眠所苦,每天都必須躺1小時以上才能睡著,且半夜也會醒來1至2次,伴隨有頭暈、頭痛及耳鳴的症狀,原本穩定的血壓亦隨之超標。1個月前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求診,確診為肝陽上亢證型,經耳穴貼壓治療後,失眠狀況大幅改善而血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南報導】1名75歲陳先生,因喉嚨卡卡持續好幾個月至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俞鈞門診就診,陳先生原本認為是很久之前吃到的魚刺仍卡在裡面,經內視鏡檢查並無找到魚刺,但在左側舌根有發現腫塊,王醫師建議接受切片手術,手術後病理報告結果為「鱗狀上皮細胞癌」,癌症分期為口咽癌第4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