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私密處清潔問題一籮筐,醫師帶你破解2迷思!

每到夏天因氣候炎熱,皮膚就容易不穩定,對女性朋友來說除了面子要顧,如同閨蜜般的私密處該如何清潔才能避免搔癢,也是一門學問。近來在網路上討論「私密處到底該如何清潔、保養?」的女孩們越來越多,各種意見都有。

私密處清潔問題一籮筐,醫師帶你破解2迷思!

不過,仔細看這些留言會發現,不少網友對於私密處的清潔方式仍是一知半解,說法各不相同,包括有些人習慣只以沐浴乳清洗,也有人認為一定要購買具有美白、抗老等功效的產品保養較好。事實上,女性私密處屬弱酸性環境,結構較男性複雜且脆弱,在清潔及保養上必須更加用心,但過於追求功效性的保養產品卻可能造成刺激,得不償失。

私密處清潔,你做對了嗎?迷思一次解答

在這些網路討論中,最多人詢問的問題包括「洗澡時,順便用沐浴乳清潔私密處?」、「私密處保養是否需挑選帶有美白、抗老的產品」等,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市立大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林起翎醫師也特別針對上述問題加以解說回答:

Q1洗澡時,順便用沐浴乳清潔私密處?

相信有這樣習慣的女孩們應該不少吧!洗澡時用沐浴乳洗全身聽起來合情合理,不過,私密處的肌膚較敏感,酸鹼值也和身體其他部位不同(pH3.5~4.5間),尤其市售沐浴乳或肥皂多是鹼性成分,使用偏鹼性的清潔用品清洗私密處,容易破壞陰道酸鹼平衡。

因為女性陰道內原本就存有許多共生菌種,肩負著維持私密處菌叢穩定及保護作用,鹼性會造成乳酸桿菌數量減少,反而容易導致細菌繁殖,增加感染細菌性陰道炎的機率,進而產生搔癢、異味等問題,因此建議使用私密處專用的清潔用品較好。

私密處清潔問題一籮筐,醫師帶你破解2迷思!

洗澡時直接用沐浴乳清洗私密處,方便卻可能過度刺激。

Q2私密處保養是否需挑選帶有美白、抗老的產品?

不少女性朋希望私密處亮白粉嫩,因此會購買帶有美白、抗老功效的產品,但林起翎醫師進一步解釋,造成私密處黑色素沈澱的主要原因大多來自陰部與衣物的摩擦,比起使用美白抗老產品,只要維持陰部環境乾爽透氣,並勤勞更換護墊或少穿緊身褲,對於淡化黑色素就有一定幫助。

更何況,私密處的肌膚相當敏感,市售美白或抗老產品多半是塗抹用的凝膠,其實較容易致菌發炎,一般女性並不需要為了保濕、抗老而刻意擦拭。醫師建議,想要呵護私密處健康,只要選擇成分較單純的清潔產品,就能形成天然防護屏障。

私密處屬弱酸性,經期、性行為後更需要pH3.8的呵護

不過,女性的私密處環境會在不同生理週期產生變化,像是經期、性行為後等,女孩們或許也會好奇,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是否也適用pH3.8產品呢?答案是肯定的。

林起翎醫師表示,上述情況確實會造成陰道的酸鹼度被改變,因為經血與精液的pH值略高於7,在經期或性行為後會使陰部環境變成鹼性,細菌較容易在這時入侵,為了達到清潔和預防感染作用,使用pH3.8產品溫和清潔,就能維持清爽、無異味,即使在特殊時期也能帶來舒適感。

私密處清潔問題一籮筐,醫師帶你破解2迷思!

施巴Sebamed護潔露的pH3.8酸鹼值符合女性獨特生理環境,能給予私密處一般沐浴乳無法提供的水嫩。

預防私密處感染,貼身衣物要這樣洗

私密處保養除了上述提到的清潔方式,平時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以貼身內衣褲來說,盡量單獨手洗較好,因為上衣、褲子等衣物較髒,一起洗容易讓細菌附著在內衣褲上,愈洗愈髒。

私密處清潔問題一籮筐,醫師帶你破解2迷思!

貼身內衣褲和其他衣物混洗,較容易產生細菌及感染。

此外,不少女性習慣在洗澡時順便清洗貼身衣物,並直接晾在浴室,殊不知浴室濕度高,是細菌、黴菌最容易孳生的環境,內衣褲洗好後不宜放在浴室過久,請直接曬在陰涼通風處,才能真正避免因潮濕而生菌、發霉。最後林起翎醫師也提醒女性朋友們,私密處不舒服時要盡快就醫,千萬不可因害羞而延誤治療。

這個夏天讓pH5.5 給你自信淨痘肌➡https://goo.gl/LVUfK2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603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確認懷孕的那一刻令人喜悅,但是真正能感受到小生命的存在,則始於感覺到胎動的瞬間!胎動,不只讓孕媽咪感動,更是觀察胎兒生命活力的重要指標。 胎動的奧妙 胎兒在Say Hi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李怡萱解釋,16周以前的胎兒因為還正在發育,體積不大、肌肉的力量也尚未成熟,所以孕媽咪一般不會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許多人遺傳了肥胖基因,天生比別人容易發胖,然而勤做某些運動其實可以「補拙」!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團隊針對1萬8千名台灣人的研究指出,即使遺傳的發胖風險高,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的BMI等各項肥胖指標都較低,尤其慢跑的效果最明顯。肥胖原因多元 基因和生活習慣影響根據《每日科學》報...

閱讀詳情 »

這個月是好食課和許多公司的健檢月,拿到報告發現開始有紅字,血糖?血壓,甚至還有脂肪肝!怎麼辦?其實這很多都源自於肥胖問題!這次,好食課營養師要來和大家分享改善體脂和脂肪肝的三大原則! 青壯年普遍有過胖與脂肪肝問題 研究顯示,19-44歲的青壯年族群中,男生與女生體位過重的比例分別超過40與30%,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公嬤怕口音傳孫子 互動少反釀孫不說話一位近三歲的小朋友,在家都不開口說話,到醫院檢查評估後,確認聽力正常,但為什麼就是不說話?收治該案例的台大醫院語言治療組長張綺芬表示,小孩白天由阿公阿嬤照顧,他們因國語口音不標準,擔心會影響孩子未來說話發音,所以都讓小朋友玩平板電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