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舒壓★午睡好處多多

午睡好處多多

清晨起床,自己覺得非常有精神,當閉上眼睛,大腦皮質顯示出規律性高振幅的阿爾伐腦波。此時正處於心智警覺的高峰期,心智功能效率處於最佳狀態。在此之後,由於睡眠生理時鐘周期運作的影響,心智功能效率不斷地降低。到了中午用完午餐之後,瞌睡蟲便緊跟著來,這就是所謂的午後瞌睡期,這時候千萬別開車去衝鋒陷陣,以免出了事故,後悔莫及。

如果整晚睡眠需求無法一次完成,大部份的睡眠專業醫師贊成午睡片刻,可以幫助維持白天的清醒程度。其實,人類天生傾向於兩段式睡眠,一次在晚上,清醒程度與中心體溫同時降低;另一次在午後發生,型態與前者類似,只是程度上較輕微,睡午覺不是習慣造成的,猶如電池充電整晚後若不能夠達到飽滿點,到次日午後再充電一會兒,以補不足。

有些人中午一到,瞌睡蟲跟隨來,即所謂午後打盹期。那麼午睡到底要睡多久才最剛好呢?原則上15分鐘至30分鐘左右,中老年人不宜超過60分鐘,學生、年輕人30分鐘左右,主要原因在於年輕人午睡時能很快進入不容易喚醒的熟睡期以及深睡期,此兩種睡眠期能睡出活力,增進身體免疫力及恢復疲勞、促進生長、幫助學習、減輕壓力、保持記憶力,科學上已證實午睡是維護健康的最佳利器。所以以前常聽老奶奶說:「睡覺贏過吃補」,所說確實有理。其實午時到四點之間,全世界有半數的人口會小睡一下。

在學生時期最好能午睡,也能增加體能。至於中老年人,由於生理緩慢老化,導致整晚的睡眠效率無法達到滿足點(充電不夠),到了午後更需要午睡,大部份中老年人較不易進入熟睡期及深睡期,常常覺得睡不飽,但如果因覺得睡不飽,就一直睡到飽,造成睡眠生物時鐘周期紊亂影響到整晚的睡眠品質,所以中老年人午睡時間最好在30分鐘置60分鐘後,中止睡眠,起來活動或到戶外走動,心臟病的發生率會大大的降低;在樹蔭下,和煦的日照下,遠眺景物,可促進褪黑色素分泌,提升晚上睡眠品質。

午睡有益健康。有些機構中午時間是自由時間,多數主管不過問。古今中外愛睡午覺的名人有法國拿破崙、大發明家愛迪生、科學家愛因斯坦、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美國總統甘迺迪、雷根、柯林頓。當睡眠不足,身心俱疲時,利用午間小睡片刻補補眠,再繼續努力工作吧。午睡能迅速恢復腦力、工作效率能再度發揮、減輕壓力、減少錯誤與意外發生率、提升績效、再創佳績。

整體來說,午睡絕對不能影響晚上的睡眠生理時鐘,養成適度的午睡習慣,不論是對你的心理上或是生理上,絕對有好處的。

 

出處來源:健康小常識

相關推薦

【CWNTP 應瑋漢 [email protected]】活動一開場,王子 邱勝翊手抱OSIM暖摩枕米奇限定款,並持米奇造型氣球在人群中現身,帥氣身影引現場粉絲尖叫。王子興奮的表示:「OSIM身為亞洲保健龍頭品牌無人不知,而米奇作為不論大人小孩都喜歡的卡通界國際巨星,也是近年時尚的潮流代表...

閱讀詳情 »

別讓你的心跟著疫情起伏! 「身苦心不苦」的秘訣,調適身心的最佳修行! 新冠肺炎除了在全球各地造成龐大災情,更造成台灣社會空氣中瀰漫著恐慌,人心惶惶。這樣長期的恐懼將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然而在生病或疫病蔓延時,身體的痛苦是避免不了的,但我們如何做到身苦心不苦,來幫助我們度過這段艱困的時期呢? 身體的病...

閱讀詳情 »

靜心・淨心》防疫變成日常!一份「心腦高效能升級清單」6步驟照著做,遠離崩潰找回健康 疫情關係,國內外確診及死亡人數攀升,壓力、不安壓得喘不過氣。科學家監測人體賀爾蒙,發現人處於壓力之下,腎上腺素與皮質醇(Cortisol)都會開始分泌,接著身體會啟動成作戰狀態,血糖升高、心跳加速,氧氣與葡萄糖大量供...

閱讀詳情 »

     專訪何昀,20歲,生活律動15年   鐵軌旁,當所有人都將鏡頭聚焦於軌道的平行線,何昀卻發現不一樣的視角:「走一走,發現枕木有編號,蠻酷的,以前都沒有注意過。」從她的照片中,即使是旅途中的影像,總有種靜定氛圍,如實呈現主人翁對世界的細膩觀察。 &nb...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