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可以只瘦小腹不瘦胸嗎?5大瘦身疑問,專家老實說…

想變瘦但可以不要瘦到胸部嗎?天天跑步就能瘦?挨餓是最快速的減肥方法?天氣越熱,衣著越輕薄,就越容易讓人意識到「胖」,許多人因此在腦中萌生各種變身計畫,但也有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減重觀念是錯的。接下來就讓專家來說明,快看看自己想法對不對吧!

可以只瘦小腹不瘦胸嗎?5大瘦身疑問,專家老實說…

疑問1/減重可以不要瘦到胸部嗎?

彰化基督教醫院社區健康促進中心運動指導員潘羽緹表示,事實上,容易囤積脂肪的部位、消脂肪的先後順序,都取決於個人體質,也就是說胖哪裡、瘦哪裡,都是所「基因」決定的。

既然變胖的時候,人無法自主決定肉長在哪,那麼減重的時候,又如何指望能夠局部減脂瘦身、只瘦小腹卻不瘦胸部呢?建議實際一點,認清這個事實,持之以恆地燃燒多餘脂肪,總會征服到心目中想要瘦的部位。

可以只瘦小腹不瘦胸嗎?5大瘦身疑問,專家老實說…

容易囤積脂肪的部位、消脂肪的先後順序,都取決於個人體質,也就是「基因」。

疑問2/運動久了,脂肪也會變肌肉?

錯!潘羽緹運動指導員表示,俗諺說:「牛牽到北京還是牛」,脂肪和肌肉也是一樣。兩個本是不同的物質,無法改變或是交換。

附帶一提的事,人會變胖主要與脂肪細胞的「肥大」和「增生」有關,前者是指細胞數目不變但體積增加,後者則是細胞體積不變但數目增加。人在嬰幼兒時期與青春期間最容易增生脂肪細胞,而增生後的脂肪細胞不會減少,只會變大或變小。成年後的脂肪堆積,大部分是已經存在的脂肪細胞肥大、體積增加。由此可知,小時候的胖,即使經過努力瘦身,還是會成為易胖體質的一族,所以控制體重千萬不要等到長大了才做,從小就要注意!

可以只瘦小腹不瘦胸嗎?5大瘦身疑問,專家老實說…

跑步是減重族最常做也最容易做的運動,但光靠跑步不一定就能瘦。

疑問3/天天跑步就會瘦?

跑步是減重族最常做也最容易做的運動,加上跑步很容易流汗,給人帶來運動的成就感,因此產生常常跑步瘦得快的感覺。然而,現實是「跑步不一定能瘦!」想想看,要解決1公斤的脂肪需要燃燒7700大卡的熱量,以一位70公斤的人來說,以時速10公里的速度需要跑6至7個小時(等於1.5個馬拉松距離),如此大的跑步量,您負荷的了嗎?

比較好的作法是重訓以增加肌肉量。1公斤肌肉可以消耗熱量12大卡,相比於1公斤脂肪燃燒4大卡,足足相差3倍,由此可見增加肌肉量在減脂大計中的重要性。

疑問4/練重訓會變成「金剛芭比」?

免驚啦!許多女性看到啞鈴或槓片,就擔心自己練了會立即長肌肉,變成網路或新聞上看到的「金剛芭比」,其實這是她們每天投資了無數的訓練時數、嚴格的飲食控制,甚至特殊藥物的使用,才能獲得如此的身材。一般女性每天大約1小時的重訓訓練量根本不可能變成金剛芭比,反而有助修飾身材線條與擁有良好的體態。

附帶一提的是,如果想透過運動達到瘦身的效果,重訓和有氧,一個不能少。建議依序「暖身→重訓→有氧→伸展」的步驟,先做重量訓練,再做跑步、飛輪或游泳等有氧運動,燃脂效果會更好喔!

可以只瘦小腹不瘦胸嗎?5大瘦身疑問,專家老實說…

良好的減脂計畫應兼顧飲食和運動,每天吃「對」的食物,減少含糖飲料及油炸類的攝取。

疑問5/餓肚子自然瘦得快?

有人會說,每天吃太多會變胖,那不要吃就不會胖,甚至還會變瘦嚕!?沒這麼簡單!潘羽緹運動指導員說明,長時間飢餓會造成所需熱量不足以應付基礎代謝率所需的熱量,人體自然會開始控制熱量的消耗,除了會分解皮下脂肪,也會分解肌肉,導致肌肉耗損,基礎代謝率下降。而肌肉流失得快,脂肪瓦解得慢,節食挨餓的結果,換來的卻是肌肉快速減少,但脂肪穩如泰山,簡直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更不容易達到減重的效果。

【貼心小叮嚀】:

潘羽緹運動指導員表示,減脂減重沒有捷徑,也並非一蹴可幾。良好的減脂計畫應兼顧飲食和運動,每天吃「對」的食物,減少含糖飲料及油炸類的攝取。養成每周至少運動3次至5次的習慣,先重訓後有氧,且注意正確的運動姿勢,以及運動前暖身、運動後的伸展放鬆和適度的休息,才能健康瘦身,長久保持良好的身材!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582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小腿肚是身體的「第二顆心臟」 小腿肚是相當重要的器官,就如同人類的「第二顆心臟」。人體有約70%的血液集中於下半身,而小腿肚就像一個幫浦,可承接由心臟輸出的血液,並輔助血液抵抗地心引力,努力送回至心臟。而靜脈的功能是將血液送回心臟,位於小腿肚的靜脈,則具有防止血液逆流的閥門,只要揉一揉,便能開啟...

閱讀詳情 »

現年30多歲的小陳(化名)長期患有心衰竭卻未積極接受治療,直到某天因急性心衰竭送急診,到院時心臟已停止,由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緊急施行CPR並裝上葉克膜搶救,做了心導管疏通手術後,心臟仍然無法自行運作,於是安排裝設短效型左心室輔助器。然而,由於小陳體內的抗體偏高,半年多仍苦尋不到適合移植的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你曾經有將腹部器官推回腹腔內的經驗嗎?有時候平躺好像縮回去了,但是久站、久坐、用力時器官又跑出來,令人相當困擾。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江元宏醫師表示,疝氣是現代相當常見的疾病,現今治療疝氣有非常好的腹腔鏡手術能解決此困擾,其特點在於復發機率低、復原快,有利病人早日恢復日常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群聚,再引爆台北市衛生局前局長邱淑媞,在18年前因SARS和平醫院封院爭議,邱淑媞批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未能「封」住病毒,指揮官陳時中今(23)日下午回應,「只出不進」考慮到醫療量能與負荷,醫療人員高壓工作容易有很大疏漏;但晚間陳時中政策卻類似180度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