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堅果熱量太高,減肥止步?研究:杏仁果近一半脂肪不會被吸收

小小堅果大大功效!堅果營養豐富,是男女老少皆宜的養生食物;但同時也因其高熱量,讓減重者為了避免卡路里爆表望而生畏!最新研究指出,堅果熱量雖然高,不過並非全部都會被人體吸收,以杏仁果來說,有近一半的脂肪並不會被人體吸收。所以,對於有意透過適度攝取堅果減重的人來說,無須過度擔憂。

堅果熱量太高,減肥止步?研究:杏仁果近一半脂肪不會被吸收

英國研究:人體不會從堅果攝取全部熱量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營養科學系博士莎拉‧貝里(Sarah Berry)表示,人體從堅果攝取到的熱量,並不如我們一般想像得那麼多,無須因為控制體重而減少食用。

「雖然閱讀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標示很重要,但它有時並不能完全反映消費者食用後的實際情況,堅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貝里博士的研究團隊以杏仁果做為實驗品,發現杏仁果中的脂肪在消化過程中並沒有全部被人體吸收;不過若是將杏仁果磨成粉狀食用,則會讓人吸收到較多的脂肪。

研究:杏仁果中近一半的脂肪不會被人體吸收

研究過程中,受試者先後將杏仁果與杏仁粉食入口中,未經過度咀嚼之後,再將它們放到模擬人體消化的胃部模型裡面,觀察脂肪消化的程度。研究結果顯示,杏仁果僅有57%的脂肪被人體吸收,而杏仁粉卻有97%。透過顯微鏡觀察,也能發現部分的脂肪殘留在杏仁果的顆粒當中,杏仁粉殘留的脂肪明顯較少,推測是由於結構在研磨的過程遭到破壞,使得脂肪易於被吸收。

貝里博士表示,研究證實吃堅果並不會讓我們過度攝取卡路里,減重者不必為了吃堅果而感到罪惡;堅果為我們的腸道與心血管健康帶來許多好處,做為零食是很好的選擇。這項研究已發表於《機能食品期刊》(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堅果熱量太高,減肥止步?研究:杏仁果近一半脂肪不會被吸收

堅果有助於腸道與心血管健康,做為零食是很好的選擇。

堅果熱量太高,減肥止步?研究:杏仁果近一半脂肪不會被吸收

選擇天然、原味堅果食用,更能達到養生功效。

小堅果大功效 建議每日攝取量為1份

吃堅果好處多,但是,要正確吃堅果、聰明選堅果,才能吃出滿滿的養生大力量!

1. 堅果的營養價值與功效:

堅果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膳食纖維、鎂等多種營養素,可降低壞膽固醇(LDL-C),亦有抗氧化、促進腸胃蠕動、保護心臟等功能,美國臨床腫瘤學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的研究文獻也證實了堅果具有降低罹癌風險的作用。

2. 每日堅果攝取量:

根據「國人每日飲食指南」,堅果在食物分類中屬於油脂類,攝取過量仍有高血脂的風險,因此衛福部國健署建議國人,每日堅果種子類攝取量為1份,約是大顆的堅果(腰果、杏仁果)5顆或是小顆的堅果(花生)10顆。

3. 如何選擇堅果:

許多加工堅果含鹽、糖及熱量較高,且營養素易流失,衛福部國健署建議選擇天然、原味堅果食用,更能達到養生功效。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713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由衛生福利部指導,立法院厚生會、聯合報、TVBS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國際厚生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辦,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承辦之「中華民國第31屆醫療奉獻獎選拔暨表揚活動」,將於10月29日下午4時30分於衛生福利部舉行記者會,介紹得獎人及得獎事蹟。 本屆報名收件5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隆鼻手術越來越普遍,有人從此獲得令人自傲的完美鼻型,也有人生活並沒有獲得改善。醫美集團總院長邱浚彥醫師分享,曾有民眾在外院做過多次隆鼻手術仍不滿意,竟開始對人生感到絕望,甚至萌生自我了斷的念頭,最後找上他們團隊,利用各領域專業分工進行鼻部重建,也順帶「重建」了自信心。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拔完智齒後鄰近牙齒鬆動怎麼辦?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專任主治醫師黃郁理醫師表示,在正常情況下,在剛拔完時有可能讓相鄰的第二大臼齒有些微的搖動感。但幾周後若沒有特殊的狀況都會回復到正常,除非是原本就已經因感染而有嚴重齒槽骨的破壞否則不會造成牙齒鬆動。假如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土個案再度加零,國內今天(17日)僅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還不錯,沒有本土,也沒有死亡個案。至於疫苗涵蓋率達多少,可以降至1級?目前第2劑接種率只有22.01%,相對低點,指揮中心會持續努力,請大家不要心急。 ▲10月17日新冠新確診個案狀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