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外傷後要注意危險訊號 輕忽可能喪命

外傷後要注意危險訊號 輕忽可能喪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1歲男性K先生,騎乘機車不慎自撞電線桿,左下肢有撞擊鈍挫傷,被救護車送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治,在急診室觀察七小時後即可離院,返家之後,疼痛持續惡化,並出現大片瘀青,受傷後第三天,再度返回醫院,急診團隊發現左下肢遠端血液循環不好,無法觸摸到脈搏,診斷為左下肢動脈傷害合併肢體缺血。

鈍挫傷臨床表徵判讀 是搶救關鍵

經過緊急照會多專科團隊評估,由外傷科主治醫師葉敬淳進行筋膜切開減壓手術與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動脈血管繞道手術,術後轉送至加護病房觀察,並注射血管擴張藥物治療,肢體末梢血液灌流情形逐漸於數天內恢復。

骨科部主治醫師林威廷評估,接受死骨部分移除與多次清創植皮重建手術,病人最終成功保留患肢,同時傷口也完全癒合。K先生受傷後三個月康復出院,目前持續追蹤,傷口癒合良好,雖有輕微垂足症狀,但已可不依靠任何輔具行走。

林威廷表示,肢體鈍挫傷的臨床表徵並非尋常,醫師與傷者必須特別留意臨床變化,有可能是合併存在血管傷害的危險訊號。儘早發現血流不足的症狀與重建血液循環通道至關重要,而且將是能否成功挽救肢體的關鍵。

啟動外傷會診機制 搶救更有效率

外傷科主治醫師葉敬淳強調,嚴重外傷病人被送到急診,急診主治醫師會馬上給予初步救治,並啟動重大外傷會診機制,同時聯絡外傷科主治醫師共同於第一時間在急診照護病人,並視外傷嚴重程度評估是否轉送外科加護病房。

葉敬淳說明,病人在移至加護病房時,會由外傷科主治醫師及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共同照顧,若需要緊急手術,會立即接受治療。如此一來,縮短病人在急診室留置時間,並可整合多位專科醫師的意見,提供重大與多重外傷病人更完整的照顧。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0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人普遍晚婚、晚孕,求助人工生殖的夫妻愈來愈多,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資料顯示,100年共有5486名試管嬰兒誕生,是14年的3倍,且累計至今,試管嬰兒已突破4萬名;醫師指出,國內婦女普遍有植入胚胎愈多,成功率愈高的錯誤觀念,其實這恐造成寶寶早產、體重過輕等問題。台灣生殖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嘴唇乾燥,擦上護唇膏立即保濕;不過,消基會抽查市售29款護唇膏,僅2款為天然成分製造,其餘都有添加石蠟、防腐劑,以及化學防曬劑等成分,雖然能立即鎖住水分,卻不能達到保養的效果,且長期使用不僅阻塞毛孔,甚至有致癌風險。消基會表示,俗稱凡士林或石油凍的礦脂屬於石蠟,是一種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如何回復產前身材,是許多懷孕婦女最關心的問題。醫師指出,產後3個月內是黃金瘦身期,瘦身速度最快,3-6個月主要在持續恢復理想體重,6個月後就會很辛苦了!大千綜合醫院復健科張筱君醫師表示,許多產後婦女都會有腰痠背痛、腹肌無力、骨盆底肌鬆弛的症狀,加上長期坐姿不良,很容易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72歲的張有美女士退休後,便熱衷於新北市萬里區衛生所衛生保健志工的活動;熱心活躍的她,不僅在9月榮獲衛福部102年度全國衛生保健績優志工特殊績優貢獻獎,12月又獲得新北市衛生保健志工「特殊貢獻獎」的雙料獎勵。張有美女士從新北市萬里國小啟智班退休後,便在衛生所主任葉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