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與他人互動 助失智症患者延緩病情

多與他人互動 助失智症患者延緩病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能幫助更多失智症患者,大千綜合醫院失智症團隊特別在苗栗設置愛腦瑞智學堂,透過專業治療師的合作,設計相關有趣課程內容,讓失智症患者從課程中能多和他人互動,有助於延緩病情。

苗栗的老年人口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尤其65歲以上的老人罹患失智症的人數也逐年增加;大千綜合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劉國政指出,以輕度失智症患者症狀多為容易健忘、語言表達困難、不愛出門等,因此希望透過課程幫助,讓患者可以多點活動,走出戶外。

課程包括園藝課程,就是讓參加學員種簡易的花草,且分享苗栗著名的花或是水果,讓學員開始關心生活周遭的事物;劉國政說,接著也特別設計懷舊和體能有關的課程,利用舊照片或老歌吸引學員說故事,讓學員看到舊照片等,能分享暢談過去的點點滴滴,幫助增加思考和表達的能力。

在體能課程上,則是透過簡易的體操和球類運動,利用遊戲的方式展開,讓學員能夠邊玩邊互動;劉國政提醒,只要多點關心和耐心陪伴,讓患者多到戶外走動,就能有效幫助活絡大腦,甚至增加肢體表達,都有助於延緩病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61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脊髓空洞症會使患者出現手腳痠麻、四肢無力、行動困難等症狀,但因較不容易診斷,加上治療上較為困難,因此許多患者因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臨床上,一名60歲吳淑真女士,過去常在家拖地跌倒,但因起身後不覺得疼痛,因此不以為意,沒想到6年前開始,不僅走路時鞋子常掉落,就連洗澡時腳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現代人生活中幾乎離不開塑膠用品,從吃早餐時的塑膠容器,裝午餐的便當盒,晚上付錢時摸到發票熱感應紙,無形之中不斷累積塑化劑!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李俊璋指出,生活中的塑化劑無法避免,重點是養成良好習慣,減少使用塑膠產品,就算身體吸收塑化劑,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107年調查指出,各縣市尚未開始重視學校午餐時間用筷子的飲食教育時,造成孩子午餐時少用筷子,更常使用湯匙、叉子,但其實拿筷子不僅能幫助孩子發展手掌肌肉和耐力,也有助於手部精細動作發展;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指出,學會正確拿筷子,能讓孩子夾菜省力外,也減少因為用湯匙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