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童食慾不振 以為厭食卻是腦瘤

女童食慾不振 以為厭食卻是腦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黃小妹原本是個健康活潑的女孩,十歲開始卻經常食慾不振,起先不以為意,但體重明顯減輕,課業也因為體力不支而受到影響。幾個月下來,一陣陣的噁心、嘔吐與頭痛等症狀接踵而至。起初以為只是厭食症,最後發現居然是腦瘤作怪!
起初消化及神經檢查都正常

黃小妹先到消化科與神經科就診,神經學檢查正常,腦波檢查也沒有異狀。消化科檢查則懷疑是便秘導致食慾下降,因此服用整腸藥物治療。但症狀並無改善,且一年內體重下降超過6公斤。身心科醫師診斷為厭食症並且建議治療。
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長腦瘤

在診斷前的一個月,黃小妹出現不自主歪頭、走路容易跌倒與視力逐漸模糊的情形。經過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小腦與腦幹之間有一惡性腫瘤壓迫到生命中樞,緊急手術切除與減壓。手術後的幾天,傷口仍然疼痛,鼻子與口中都還插著管子,但是消失一年的飢餓感終於恢復;拔除所有的管子之後,黃小妹對所有的食物垂涎欲滴,彷彿從來都沒有嚐過這麼好吃的山珍海味。
腦瘤是第二常見兒癌 多數可成功治癒

腦部生殖細胞瘤好發於亞洲人,台灣統計約有10~15%的顱內腫瘤是屬於生殖細胞瘤所引起,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翁德甫醫師表示,黃小妹於病理檢查顯示即是罹患腦部生殖細胞瘤。在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過程中,體重逐漸上升,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好,後續的核磁共振追蹤證實腫瘤已消失。
兒童腦部腫瘤是第二常見的兒童癌症,約佔兒癌的四分之一比例。兒童腦部腫瘤的診斷十分困難,發病初期只有一般常見症狀,例如食慾減低、噁心嘔吐,甚至是頻繁噩夢等。翁德甫醫師提醒,當兒童被懷疑有厭食症等嚴重身心疾病時,應該要注意是否為腦部腫瘤的初期表現。經過正確診斷,大部分的腦瘤能在手術切除及合併化療或放射治療後成功治癒。

發現異狀 先至兒科全面性檢查

若兒童有食慾長久不振、持續反覆長期噁心嘔吐、神經學症狀(如聽力異常、視力異常、反覆頭痛)、突然開始會尿床、反覆噩夢等症狀出現時,可於一般兒科門診進行全面性檢查、評估,縮短確診所需要時間,提高兒童癌症的治癒效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9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健保署再度擴大藥品給付範圍,適應症包括:社區性肺炎、活動性乾癬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血友病、帕金森氏症、癲癇等,隨著使用人數的增加,預估開放後的第5年有近2萬名患者受惠。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連恆榮表示,這次開放給付的5項藥品中,以治療社區性肺炎、含有nemono...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1名27歲簡先生身材高瘦,旁人總羨慕他吃不胖的體質,但他連續多天右胸突然劇烈疼痛,甚至影響呼吸,赴醫經X光檢查,發現左側肺葉大範圍無肺紋,確診為自發性氣胸,考量氣胸範圍大,有壓力性氣胸的風險,醫師緊急處理手術治療後平安出院,也提醒高瘦男子要提高警覺,一旦有症狀務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綜合報導】資深音樂人「小胖老師」袁惟仁在2018年因腦溢血昏倒,而近況為2020年10月他在住處休養時,因跌倒再次昏迷,現在已不能對人有反應,醫師判斷已接近「植物人」情形。腦溢血又稱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108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