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她得了『乳腺癌』,卻活到106歲!原來她最愛吃這『4種食物』!(歡迎轉發分享!)

她得了『乳腺癌』,卻活到106歲!原來她最愛吃這『4種食物』! 歡迎轉發分享!)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下同)

活了106歲,跨越了三個世紀,還因為乳腺癌做了兩次手術。

這個女人叫宋美齡!

雖然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很高,但如此長壽的還是非常少見,這主要歸功於宋美齡的養生之道。

她得了『乳腺癌』,卻活到106歲!原來她最愛吃這『4種食物』! 歡迎轉發分享!)

最愛吃這4種食物

西芹:每日早餐最常吃

宋美齡平日最常吃的早餐:西芹配低脂色拉醬,加上兩片抹上奶油的麵包片。為了她的健康,醫師要宋美齡偶爾吃一塊牛排和甜點蛋糕,最後配上一杯咖啡。

西芹的營養和食療價值很高,含有芳香油及多種維生素、多種游離氨基酸等物質,有促進食慾、降低血壓、健腦、清腸利便、解毒消腫、促進血液循環等功效。實驗表明,西芹還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其持續時間隨食量增加而延長。

檸檬水:平時喝水最愛喝它

宋美齡的早餐常常是一杯檸檬水,平時外出也常常帶上檸檬汽水解渴,連平時炒菜也用檸檬來調味。

檸檬富含維生素C,可以提高毛細血管的彈性,能增強人的抗病能力,對女性的皮膚保養也很有好處,能防止和消除皮膚色素沉著。喝檸檬水還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

菠菜:每天都吃點菠菜

據宋美齡早年在南京和重慶時期身邊的醫官回憶,在南京生活時期,宋美齡曾經派醫官帶著幾位醫生,去紫金山下一家研究所,專門對菠菜進行了研究。最後得出的結論果然如宋美齡所說的那樣,一公斤菠菜中原來竟含36克胡蘿蔔素。

牛奶:所有補品中選擇了牛奶

宋美齡從所有補品中選擇了牛奶。牛奶具有含脂肪低、容易被人體吸收的特點。

在重慶期間,宋美齡一度患上了低血壓。醫官多次為她服用了升壓藥物,然而她的血壓卻出現了持續不穩的狀態。這樣的情況後來就在宋美齡食用牛奶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後來她還把牛奶的益處告訴給蔣介石。於是蔣介石就下令侍從室每天在外面訂購一定數量的牛奶供宋美齡食用,幾乎每天三餐之前都要飲一小碗牛奶。

一天吃5頓,

每次只吃五分飽

一般女性年過40後,皮膚開始變糙,腰圍也會增加,而宋美齡60多歲時,身材依然適中,沒有佝背僂腰。她肌膚白淨,柔軟潤澤。

宋美齡的美不是靠化妝品​​,靠的是節制飲食。她很注重飲食質量。每餐兩葷、兩素,每天必須就5次餐,每一次進餐只吃五分飽,即使再喜歡吃的食物,也絕不貪食。

因為宋美齡飲食很有節制,胃口很小,工作人員給了她一個雅號,稱她是“貓肚麗人”。

增強免疫力:

自己按摩胸乳

她得了『乳腺癌』,卻活到106歲!原來她最愛吃這『4種食物』! 歡迎轉發分享!)

宋美齡學習並懂得一些按摩的知識,常給自己按摩胸乳。因為她在醫書上看到,按摩讓胸腺可以不失時機地分泌有益於女性健康與健美的胸腺素,可以增加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王麟鵬提示,胸腺是免疫細胞的“出生地”之一,其分泌的胸腺素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人出生時胸腺重10~15克,但在青春期以後逐漸退化、萎縮。以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式按摩乳腺確實有保健的作用。

晚睡晚起:

晚上11點睡到早上9點

她得了『乳腺癌』,卻活到106歲!原來她最愛吃這『4種食物』! 歡迎轉發分享!)

宋美齡平時的作息很有規律。她一般晚上11點左右上床休息,第二天早上9點以後起床。

研究表明,晚10點到早6點是最佳的睡眠時間,最晚不要超過11點,因為皮膚的新陳代謝會從11點開始,在1點到3點間達到高峰,因此這時的深度睡眠會給你的皮膚最完善的保養。

心裡不留氣,想發脾氣發出來

宋美齡生前的侍衛鍾愛民認為,“老夫人”長壽的秘訣是“不留氣”,想發脾氣的時候就發出來。老年人有了不順心的事兒,一定不要憋在心裡,找到合適的途徑發洩出來,才是長壽之道。

老人壓抑自己的情緒而導致抑鬱、引發多種疾病。而如果長期處於壓抑的狀態下,老年人還會出現免疫系統失調、植物神經紊亂、內分泌失調等,為很多疾病埋下隱患。

所以老年人心裡不痛快了,還是要說出來,到山里吼一吼、唱一唱,將心中不快在大自​​然中釋放,都是“不留氣”的好辦法。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蔣介石喝了一輩子的白開水,沒想到竟然跟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有關...

她得了『乳腺癌』,卻活到106歲!原來她最愛吃這『4種食物』! 歡迎轉發分享!)

女性『多次高潮』竟然對身體這麼大影響!千萬不要輕易忽略啊!

她得了『乳腺癌』,卻活到106歲!原來她最愛吃這『4種食物』! 歡迎轉發分享!)

千萬不要用這種保溫杯!肺癌、皮膚癌就是這樣造成的!

她得了『乳腺癌』,卻活到106歲!原來她最愛吃這『4種食物』! 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四十多歲的W先生平時從事勞動工作,在COVID-19疫情中仍不斷貢獻自己的勞動力,讓台灣的基礎建設持續運轉,平日的工作總會帶來些許的身體痠痛,但經過休息後多半能緩解。不料最近一個月左上臂、前臂至手掌持續出現麻痛症狀,症狀不分日夜困擾著W先生,甚至嚴重影響夜間睡眠。核磁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9歲的張小姐是一位動物保育照護員,因長期配戴乳膠手套及雙手反覆清洗與消毒,而長出如小水泡的疹子且搔癢難耐,搔抓破裂後會消失,但皮膚會變乾、脫皮,經過皮膚科醫師診斷為汗皰疹。塗抹類固醇藥膏症狀會緩解,但兩個月來還是反覆發作,因而求診中醫,經治療三個月,脫皮、癢的症狀已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手爸媽總是會替小寶貝們拍照記錄日常,但一對父母替6月大男嬰拍照時發現,其頭部經常向左稍微傾斜,起初以為只是慣性動作,直到狀況越來越明顯且臉型左右不對稱,赴醫檢查後確診為「先天肌肉性斜頸」。嬰兒斜頸症狀  多是原發疾病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吳欣頤表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外交部前部長歐鴻鍊、棒球教練王光輝、作家金庸、藝人安鈞璨等不少名人逝世原因皆是因為「肝臟病變」!事實上,若肝臟長期發炎且置之不理,就可能落入肝病變3部曲,患有肝炎的病患很容易惡化為肝硬化,再嚴重一點則可能發展成肝癌。而肝癌,早已是國人10大癌症死亡率長年排名前3的元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