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人進補過頭眩暈倒地 錯誤飲食習慣埋下禍根

婦人進補過頭眩暈倒地 錯誤飲食習慣埋下禍根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每年4、5月正逢春夏交替,日夜氣溫起伏本來就比較大,台灣屬海島型氣候偏潮溼,近來又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緣故,多數民眾都選擇待在家裡自己下廚,其中不乏進補的鍋物料理,驅逐寒氣同時強身健體。但日前卻有1名中年婦人,因頻繁食用而引發眩暈,險些在浴室摔倒,所幸家人即時發現並就醫治療,才免除憾事。


主治鼻過敏、耳鳴、眩暈多年的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眩暈是前庭平衡感覺系統出現異常才引發的症狀,與一般的頭暈大不相同。眩暈的感受是天旋地轉,偶爾會伴隨有噁心想吐的感覺,急性發作期會失去平衡,容易導致意外發生。至於頭暈則是頭部重重、沉沉的,不會有旋轉的感覺。


眩暈或頭暈症是人體生理功能失調或病變所引起,由發作部位可分為2大類,其一為中樞型,即腦部病變,包括腦瘤、後腦循環障礙……等所引起;其二為周邊型,與內耳前庭及三半規管有關。不良飲食習慣會造成膽固醇、血脂肪沉澱,引發血管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極有可能是腦中風的前兆,千萬不可掉以輕心。至於內耳病變造成的眩暈,以梅尼爾氏症最具代表性,主因為內耳之淋巴液積水所致,其他還包括內耳神經萎縮、耳石脫落等。


眩暈通常在無預警時突然發作,防不勝防,也因為來得快且急,讓人措手不及,特別是老年人容易因此摔倒或碰撞,造成其他傷害,因此大意不得。根據眩暈發作的成因,一般可大致分為良性陣發性姿勢性暈眩、前庭神經炎、梅尼爾氏症、藥物、壓力、偏頭痛性眩暈等。其中,如個案中的中年婦女,因不良飲食習慣(如:過度食用進補食材、辛辣刺激等食物)所引發的眩暈,多半屬於偏頭痛性眩暈,普遍好發於女性身上。


在治療眩暈的部分,李宏信指出,一般急性發作期多半會以降低內耳壓力為主,給予利尿劑排除體內水分與鹽分,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神經血管疾病會以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為主,提升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滋養神經。長期治療會加強患者神經營養活化、血管擴張及增加血液滲透作用為主,幫助血液循環以增加氧氣及養分之輸送,防止細胞老化,促進內耳功能恢復正常,降低日後復發的頻率。


眩暈發作起來仍容易導致摔落、碰撞等為危害,因此,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若自身或家中長輩有出現眩暈症狀時,務必立即就醫診斷治療,並配合醫囑耐心服藥,同時調整生活型態,飲食上須減少攝取過於進補或刺激的食物,如:咖啡、酒精等都應盡量避免。也建議患者適度的釋放壓力並需保持充足的睡眠,才能真正遠離眩暈。


更多NOW健康報導
迎向後疫情時代告別悶日子 專家建議多補充維生素C
皮膚癢別自行買藥擦 這幾種情況恐留下難以挽回的傷害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倒吸鼻涕不擤出來 下場可能導致內耳積水耳鳴嗡嗡響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愛美的小敏在大學時代出外遊玩的時候,不小心跌倒撞到門牙,幾年後,發現當時修補的牙齒漸漸變灰色,讓她頓失自信,連和人交談時都不敢露出微笑。 牙齒變色分內在性及外在性因素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髓病科主治醫師郭祉吟表示,牙齒變色的原因可分內在性及外在性的因素。外因性的染色大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幾天沒上廁所了?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飲食不正常、生活不規律,常常會便秘,好多天才上一次廁所。根據美國腸胃病學會發現,長期便祕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達1.78倍。「病從口入!」肝膽腸胃科醫師羅鴻源強調,現代人飲食喜愛燒烤、油炸、煙燻食物,以及高脂肪、高熱量...

閱讀詳情 »

翻拍自今日頭條,下同       雞蛋是常見的食物,適量吃雞蛋能夠有效的補充蛋白質,還能提高你的記憶力保護你的眼睛。但是吃雞蛋也是有禁忌的,雞蛋不能天天吃,否則容易造成早死。     天天吃雞蛋死得更快? 專家指出,雞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過多,...

閱讀詳情 »

(本圖翻攝自greatist) 眾所周知,男性的私處如果有某些疾病的話,一般人是很難以開口去檢查治療的,所以在預防疾病以前建議是好好保養,預防為主。 但是不用擔心,有些水果是負責男人私處的保護神喔~他們不但有預防男性私處的作用,還對身體很健康呢!以下就來看看有哪九種水果! (本圖翻攝自jianke...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