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產科醫生終於肯說真話了!究竟是「剖腹產」好還是「自然產」好?女人必看!!

寫下這個題目,是因為是不少女生變少婦要關注的問題,現在集中解答下。

首先,在醫學上剖腹產的學名是稱之為「剖腹產」,所以下面我提剖腹產就取代了題目中的剖腹產。

婦產科醫生終於肯說真話了!究竟是「剖腹產」好還是「自然產」好?女人必看!!

(圖片翻攝自龔曉明醫生 )

剖腹產在過去是為解決難產的問題而出現的一個醫療措施,在過去還沒有剖腹產的時候,人類分娩大概只有陰道分娩這一條路,之後有出現陰道助產,就是採用胎兒吸引器或者產鉗輔助孩子出來,再後來剖腹產的方法的出現,大概是為解決一些生不下來的孩子而採取的一種過激措施,在過去因為手術技術和感染控制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剖腹產是一個相對來說還比較危險的操作。我曾經調查過大概在60多年之前醫院的數據,剖腹產率大概也只有5%不到,在那個時候,剖腹產大概就是一種解決極端困難情況的一個醫療措施。

現在呢,我們全國的剖腹產率大概達到了48%的水平(來自於幾年前LANCET的一篇調查數據),也就是大概有一半的人採取了剖腹產的措施,過高的剖腹產率有很多背後的問題,不是一句話是可以說得清楚的,有技術的因素,也有社會的因素,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個要值得重視的問題。

當女生們問到剖腹產好還是自然產好的時候,我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若是可以自然產,當然是選擇自然產,剖腹產和做一個外科手術是相當的,手術必然會面臨著出血、感染、傷口癒合等問題,從遠期而言,也會有出現再次妊娠子宮破裂、盆腔粘連、疤痕妊娠、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症、剖腹產憩室等問題,不要輕易地把剖腹產和陰道分娩等同起來,手術以後身體恢復也會相對來說慢些。

現在從醫學方面,有些情況是為瞭解決困難的分娩,降低併發症的情況,以下情況是需要考慮選擇剖腹產的情況:

  1. 難產:通常是屬於產程進展不順,分娩進行到一半的時候,醫生評估認為不再適合陰道分娩,這種情況還是經常存在的,請信任你的醫生,醫生不是神,不是可以100%預測成功的,每個醫生都是希望你可以順利陰道分娩成功的,若是半道改分娩方式,也是為了你的情況考慮。經常聽到「早知道要受兩茬罪,不如……」的抱怨,請相信我們醫生絕對是和你站在一條戰壕裡面的戰友而非要加害你的敵人。醫學難以預測。

  2. 胎位異常:臀位現在已經明確是一個需要剖腹產的情況,有研究證實臀位分娩新生兒出現併發症的情況是要更高些,所以目前對於臀位通常是採用剖腹產的方式來終止妊娠。其它異常的胎位如橫位是相對來說比較罕見的情況。

  3. 骨盆異常:這個需要產前進行評估,一些骨盆內聚的或者畸形的情況,不容易自然分娩,需要考慮剖腹產終止妊娠的。

  4. 胎盤異常:前置胎盤等情況在分娩的時候容易發生大出血,胎盤早剝的時候容易發生胎兒風險母體出血和子宮問題,醫生通常是會選擇剖腹產降低自然分娩的出血風險。

  5. 胎兒異常情況:在分娩過程中出現了胎心率的危象,也是需要實施緊急剖腹產。

當然除了上述常見情況之外,還有些其它需要剖腹產的情況,但是無論如何,現在全國48%的平均剖腹產率是過高了,醫學界還需要繼續努力降低這個比率。

總而言之,剖腹產不是一種正常的分娩途徑,切不要把剖腹產當做一種可以二選一的分娩方式,是否滿足剖腹產的指征由醫生來決定,若是需要剖腹產的,選擇剖腹產,不需要選擇的,儘量自然。沒有任何醫學的指征就考慮選擇剖腹產毫無疑問是沒有道理的。

陰道分娩有什麼問題呢?相對而言,這是一個相對比較自然的過程,經過狹窄的產道過程中,胎兒面臨的相對風險會大點。有些女生擔心陰道分娩對產道造成鬆弛導致產後性生活質量下降問題,但相對於開腹來說,仍然是一個比較小的問題,產後陰道鬆弛也可以通過鍛鍊和其它手術非手術的治療緩解,但是開腹手術的創傷會更大。

有什麼方法可以促進自然分娩的呢?體重管理!這似乎是過去無論是醫生還是孕媽媽們忽略掉的一個問題,過重的體重增加,會增加難產的機會,會增加產後出血的機會,會增加剖腹產的機會,總之是諸多不利,當然如何控制體重,如何進行管理,我之前寫過一篇科普文章,可以參考,也是需要在醫生的管理下進行,切不可胎兒發育遲緩了還在控制體重,凡事不可過。

via 龔曉明醫生

7月22號

小編精選即時精采熱門新聞!

你沒看就太可惜了!看了絕不後悔!

天啊!這個地方如果變黑,妳可就要小心了!!可能是癌症前兆!

趕快照鏡子看看你有沒有!!▼

婦產科醫生終於肯說真話了!究竟是「剖腹產」好還是「自然產」好?女人必看!!

 

她辭演「x戰警」的真實原因,竟然是因為顏料對她造成這麼嚴重的傷害!!!

原來不是不演,是不能演了…▼

婦產科醫生終於肯說真話了!究竟是「剖腹產」好還是「自然產」好?女人必看!!

 

「裘莉」的「龍鳳胎」長大了!!男的帥,女的美!遺傳爸媽超強基因!…

兩個都長得好漂亮!!▼

婦產科醫生終於肯說真話了!究竟是「剖腹產」好還是「自然產」好?女人必看!!

相關推薦

1、多吃牛排:危險降低29% 多吃點上腰肉做的沙朗牛排:牛肉富含硒元素和維生素B,前者可以抗壓,後者可以清除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這是破壞動脈血管內壁的元兇。牛排50%的脂肪是對心臟有益的單鏈不飽和脂肪酸。所以,不妨盡情地吃。 2、照看好肝臟少喝啤酒:危險降低85% 如果你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調查發現,民眾普遍存在著「吃藥傷胃」之錯誤觀念,不少民眾就醫都會主動要求醫師開立胃藥,希望減低對腸胃的傷害;但是,長期服用胃藥會使胃內酸鹼值升高,胃酸變少,反而造成腸胃細菌過度生長。如果腸胃不適,還是盡早就醫為妙,別再盲目買胃藥吃。根據IMS資料發現,去年國人總共吃掉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黏稠食物讓很多人卻步,吃起來口感怪異不順口,但這些黏稠的物質,營養價值極高,富含膳食纖維,還能保胃!大家能想到那些黏稠的食物呢?秋葵、山藥、山粉圓、川七、蓮藕、白木耳都是屬於黏黏的健康食物呢!彰化中醫師張瑞樹表示,多吃黏稠食材不僅可以保護胃壁,還能幫助清除血管內的代謝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吃藥傷胃,吃胃藥可顧胃?許多民眾看病拿藥時,總會要求醫師開胃藥,或自行到藥局購買;有人則是只要腸胃稍有不舒服,就會吞顆胃藥,吃胃藥可顧胃的觀念深植人心。藥師指出,不是所有藥品都會傷胃,而坊間藥局販售的胃藥為制酸劑,僅能中和胃酸暫時舒緩不適,無法達到顧胃的效果,胡亂吃更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