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四童如「胖虎」,超重又罹脂肪肝 醫:快戒了「這杯」

小四童如「胖虎」,超重又罹脂肪肝 醫:快戒了「這杯」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有一位就讀國小四年級的王小弟,從小長得又高又胖,體重一直是同齡孩子的95%以上,日前校內健檢發現,肝指數(GPT) 指數竟高達185,經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腸胃科主治醫師陳德慶,抽血及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為脂肪肝炎,所幸透過減少糖飲、體重控制和運動後,有效改善肝臟發炎,肝指數也恢復正常,讓他重建信心,拒絕再被稱為「胖虎」。

有效控制體重 杜絕脂肪堆積於肝臟

陳德慶表示,脂肪肝是脂肪堆積在肝臟引起的疾病,可分為酒精性與非酒精性,前者是由酒精造成,後者主要為攝入過多熱量所致。體內過多的熱量會轉換為脂肪存積起來,當脂肪堆積在肝臟,會引起肝臟發炎而導致肝細胞被破壞,造成肝指數升高,稱為脂肪肝炎。

陳德慶指出,雖然瘦子也會有脂肪肝,但肥胖仍是脂肪肝最大的危險因子,因此,北美小兒消化醫學會建議,9歲以上體重過重的兒童,應定期接受脂肪肝篩檢,雖然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治療脂肪肝炎,但只要有效控制體重,就能改善脂肪肝炎,甚至,讓脂肪肝完全消失。

當務之急戒飲料 避免果糖造成脂肪肝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家長以為減少吃油膩食物,就可以減少體內脂肪,但其實體內過多的熱量,都會轉化成脂肪,因此,單純減少攝取油脂,卻未減少飲食的總熱量,並不會改善脂肪肝,其中又以戒除手搖飲為當務之急,因為手搖飲使用的大部份是果糖,比起砂糖和葡萄糖,更容易造成脂肪肝。 

陳德慶提醒,脂肪肝是慢性問題,平時不會有症狀,通常健檢時才會被發現,有些民眾認為脂肪肝為良性,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但是肝臟發炎時間若過長,就可能會走上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肝病三部曲,因此,醫師建議多選擇天然健康食物,減少高油高糖食物,養成固定良好生活習慣,例如每週運動150∼300分鐘,都可以有效控制體重,降低罹患脂肪肝病的風險。

【延伸閱讀】

醫病共享決策 這樣治療子宮肌瘤才滿意

高醫引進核磁共振新技術 放療精準又升級

重訓不練腿增血管硬化風險 醫界推AI教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0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秋冬日夜溫差大,加上空氣汙染嚴重過敏原變多,容易導致過敏發作,根據國內外多年證實,食用乳酸菌(又稱益生菌)確實能有效改善過敏、增強免疫力,包括改善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症狀。不過,營養師郭佩君指出,一般乳酸菌不穩定,限制多且效果有限;日本最新研究發現,含有益生源質、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期天氣轉涼,正值節氣轉換的階段,多變化的氣溫容易降低孩童的抵抗力,沙鹿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昭儀表示,輪狀病毒傳染力極高,只要十顆病毒就能造成感染,近來氣溫降低,若孩童長時間處於密閉的教室空間內,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群聚感染。 李昭儀醫師表示,輪狀病毒為病毒型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為什麼餐廳炒出來的蝦仁料理都如此的香脆可口、口感甘甜,但卻無海鮮的鮮味呢?明明非油炸食物,卻能料理出脆脆口感。專家指出,不是料理技術問題,是這些看似新鮮、甘脆的蝦子,其實都是「化學蝦」! 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表示,外食族若是常吃到又大又脆的蝦仁,但卻沒有蝦味,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從高雄氣爆、復興空難到八仙塵暴,公安意外事故頻傳,對醫療體系都是不小的衝擊,更凸顯出政府的應變能力、醫療人力不足等問題。 大型事故需設置指揮中心 針對高雄氣爆的醫療應變處置問題,高雄榮總急診部外傷醫學科主任、衛生署高屏區緊急醫療災難應變中心副執行長、中華民國大型活動緊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