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節氣轉換 當心幼兒因輪狀病毒引發群聚感染

節氣轉換 當心幼兒因輪狀病毒引發群聚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期天氣轉涼,正值節氣轉換的階段,多變化的氣溫容易降低孩童的抵抗力,沙鹿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昭儀表示,輪狀病毒傳染力極高,只要十顆病毒就能造成感染,近來氣溫降低,若孩童長時間處於密閉的教室空間內,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群聚感染。
李昭儀醫師表示,輪狀病毒為病毒型腸胃炎,好發季節為每年11月至隔年3月為,高峰期為1月,主要傳染途徑為糞口,感染症狀為發燒、水瀉、嘔吐等症狀,嚴重可能脫水、休克,5歲以下的嬰幼童為高危險感染群。由於目前輪狀病毒無治療藥物,僅能採用支持性療法,依靠點滴補充水份和電解質減緩症狀,因此一旦感染輪狀病毒,對嬰幼兒的威脅是非常大的。
曾有一名幼稚園中班男童未接種輪狀病毒疫苗遭受感染,不斷上吐下瀉、發燒,造成電解質失調,引發脫水住院治療,住療期間無法進食,僅能依靠點滴減緩症狀,從發病到完全痊癒出院約11天,父母需請假在醫院陪同照顧,對家庭生活與工作都造成了極大影響。而在住院期間,同班同學也相繼感染住院,幾乎整個班級一半以上的孩童都先後住院治療。
李昭儀醫師也提到,輪狀病毒近年來出現新興型別G8、G12的案例,目前最佳的預防方式還是建議施打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建議嬰幼童出生滿6周就接種疫苗,最晚於6個月前完成接種,以增強抵抗力,才能有效預防感染。而在生活方面,除了勤洗手、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外,因輪狀病毒無法以酒精消滅,需以稀釋後的漂白水才能有效消毒,提醒父母應常以稀釋過的漂白水消毒居家環境,才能降低輪狀病毒感染。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09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06年臺北市十大死因出爐,慢性疾病囊括7項,每100人中約有64人死於慢性疾病,惡性腫瘤則續居首席,而十大死因排名順序與105年相較,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與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排名互換。至於十大癌症死因仍以肺癌、大腸癌分別連續32年及4年蟬聯首席與次席。十大死因死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曾聞名全台的《心海羅盤》主持人「葉教授」,其因自學研究出一套獨特的人生哲學,到處講道吸引上萬死忠信眾,成為心靈支柱、思想的嚮導,甚至還在演藝圈掀起一陣「YA教授」模仿潮;日前,傳出他因敵不過大腸癌病魔病逝,震驚不少網友。大腸癌與體質較相關 這些症狀為警訊  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新手爸媽看過來,寶寶便便顏色可得要瞧仔細,以利爭取更多黃金治療期!ㄧ名剛出生第10天的小米,媽媽在替他換尿布時發現其大便顏色偏淡,加上當時仍有黃疸現象,因此比對兒童健康手冊內的黃金九色卡後,趕緊帶小米就醫;經抽血檢查後發現,其直接膽紅素及總膽紅素比值偏高,確認是膽道閉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炎熱夏天,許多民眾喜歡到海邊戲水,最近有不少人被水母螫傷,其中一名高中女生,就是在海邊玩水上活動時,遭水母螫傷右腳,疼痛難耐,趕緊就醫,所幸僅是一個刺的刺傷;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醫師李世光指出,若不慎被水母螫傷,第一時間應用毛巾或衣服沾海水清洗,盡快去除體表的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