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朋友口齒不清 要上正音班還是語言治療?

小朋友口齒不清 要上正音班還是語言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就讀小一的小萌5歲時,ㄍㄎ音都用ㄉㄊ音取代,如「聖誕老東東」、「我家小抖」,警衛伯伯很喜歡跟他聊天,但都要問三四次才能聽懂,小萌開始感到挫折,回話不耐煩,最後甚至不說。經語言治療師陳郁安評估後,用不同方式和小萌玩聲音,誘發他講出正確的ㄍ或ㄎ音,家長在家也持續練習,讓小萌開始在生活中注意自己說出來的語音,習慣用正確發音技巧說每一句話,開心地畢業。

年紀小「臭乳呆」好可愛,但隨著年紀增長,發音還是不太正確,常有家長反映,孩子因為講話不清楚在學校被笑,到底該去正音班還是語言治療?知名復健科醫師曾子嘉提醒,3歲半之前的構音不清楚多半是因為發展階段還不夠成熟,在此之前不用過於緊張。語言治療師陳郁安表示,兩者的功能不同,但構音異常者還是較適合語言治療。

正音班、語言治療差別在哪?

陳郁安語言治療師說明,正音班教學目標在於「學會使用注音成為閱讀工具」,課堂中老師也會帶孩子分辨不同注音的唸法以及各注音發音位置,不過有些孩子發音無法經由提醒就修正,或已經有其他診斷的孩子,會適合以一對一方式,讓語言治療師評估後提供客製化矯正方式。

捲舌音6歲才會說 偶爾講錯不用特別糾正

陳郁安進一步補充,發音會依年紀慢慢學習並講出正確發音,3歲前需習得的語音有「ㄅㄇㄋㄏㄧㄨㄩㄚㄛㄜㄝㄞㄟㄠㄡ」、3歲有「ㄉㄌㄍㄐ」、4歲有「ㄆㄊㄎㄑㄒㄢㄣㄥ」、5歲有「ㄈㄗㄘㄙㄤ」、6歲有「ㄓㄔㄕㄖㄦ」。她提醒,「習得」的標準是正確率75%,現實中會感覺孩子好像會講但偶爾講錯,這時候不用特別糾正,會隨著年齡成長越來越清楚到正確率90%以上。


小朋友口齒不清 要上正音班還是語言治療?

3歲半仍明顯口齒不清 建議就醫評估

3歲半之前的構音不清楚,多半是因為發展階段還不構成熟,曾子嘉醫師建議,通常可以持續觀察並加強在親子互動時多引導孩子說話,用適當的語速對話,必要時強化發音的口型給孩子看即可。如果滿3歲半甚至4歲,仍有明顯的口齒不清,如非同住家人對孩子的語句辨識度不到一半,則建議就醫讓專業人員評估。

構音治療關鍵期在小學前 合併問題需團隊照護

構音的治療在4歲到上小學前最為重要,上小學後如果持續有明顯的構音問題,也容易造成心理壓力,再加上開始學習注音符號,狀況會變得更加棘手。

曾子嘉醫師指出,大部分單純構音問題的孩子,若能及時接受專業治療,幾乎都能在上小學前完成治療;少部分的孩子若合併其他器質問題(如聽力問題、神經發展問題),則需要為期較長的構音治療;有些孩子則是合併過動及專注力不足或類自閉症等問題,除了構音的治療以外,通常也需要跨專業的治療,例如職能治療或心理治療的共同照護,方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家庭避免多語言混用 放慢語速、正向回饋

當家長觀察到孩子構音問題時,曾子嘉醫師建議可以先和家庭成員討論,務必先將家中使用的語言單純化,有些家庭會國語、台語混用,或是將國語、英語混用,對構音障礙的孩子會增加語言學習的困難度;另外跟孩子對話時盡量放慢語速,給予適當的正向回饋,而不要施加過多的壓力在矯正孩子的構音上面,以免適得其反。陳郁安也提醒,構音矯正、訓練需要家人一起協助回家練習,讓孩子更快穩定發音技巧,並且類化到生活情境中。


小朋友口齒不清 要上正音班還是語言治療?

● 學經歷:

– 長庚醫學大學中西醫學系

– 國家西醫師高等考試及格

– 國家中醫師高等考試及格

– 中華民國復健醫學會專科醫師

– 前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 前新光醫院復健科醫師

● 專長:各種運動傷害,退化性關節炎,下背痛及坐骨神經痛,兒童早期療育,腦中風後復健治療。

小朋友口齒不清 要上正音班還是語言治療?

陳郁安 語言治療師

● 學經歷:

– 中山醫學大學 語言治療與聽力科學系學士

– 萬華醫院 / 語言治療師

● 專業認證:

– 高考語言治療師

– 初階PROMPT療法證明

– 澳洲語用系統動態化呈現溝通系統(PODD)種子培訓人員

● 專長:

嗓音治療、理解與表達治療、聽能復健、吞嚥治療、構音治療、言語流暢度訓練、溝通輔具訓練

【延伸閱讀】

越熬夜越瘦不了? 充足睡眠提升「瘦體素」分泌

華人科學家第一人!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獲「威爾許化學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2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內政部2021年全台人口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首見人口負成長現象,2021 年每月出生數均低於死亡數,全國總人口數更較前年減少18.5萬人。另外,2021 年出生人口、結婚對數雙雙也創下歷史新低,生育率已連續7年下降,顯示我國少子化問題嚴峻。 減輕家長育兒負擔 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碳水化合物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可怕。許多民眾怕胖,心中不免揚起一些疑惑:「真的不能吃碳水嗎?要吃多少碳水才剛好?吃了碳水就會胖嗎?」擁有營養師資格的肌力與體能教練吳皓宇表示,看完這篇文章,跟著我們更了解碳水並且打破對它的迷思吧。 碳水化合物 運動關鍵營養成分 吳皓宇表示,近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疫情期間民眾作息改變、無形的生活壓力及新冠疫苗接種後也可能導致罹患帶狀皰疹機率增加。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蔡長祐醫師表示,一般認為年長者罹患帶狀皰疹機率較高,但最近發現年輕人發病的情形也不少,長時間處於壓力狀態、習慣熬夜、作息不正常等因素,導致免疫力下降外,接種新冠疫苗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據統計,全台約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只要腳底腳指出現傷口或感染,就可能因周邊血管阻塞而影響癒合能力,有人因此截肢。國衛院、清華大學攜手研發「預血管化組織構建體」,動物實驗證實,可加速血管新生,降低截肢風險。 國衛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所長林秀芳、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