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帕金森氏症讓柯賜海流淚了〜中醫解方:2蔬果汁健腦

「抗議天王」柯賜海罹患帕金森氏症15年,消瘦模樣令人訝異。中醫師指出,帕金森氏症中醫屬於「顫證」範疇,「行氣」是中醫治療原則,多活動筋骨,及按摩足三里穴位,或用「健腦抗顫」中藥蔬果汁,可緩解症狀惡化。

帕金森氏症讓柯賜海流淚了〜中醫解方:2蔬果汁健腦

曾經以「馬英九還我牛來!」喧騰一時的「抗議天王」柯賜海,銷聲匿跡多年後,日前自爆罹患帕金森氏症長達15年,且自述:嚴重時連走路都不聽使喚,牙齒也會抖動,用腦過度時還會嚴重恍神,不由自主地流眼淚、鼻涕。引起不少關切。

帕金森氏症 顫抖4特徵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旺全指出,帕金森氏症是一慢性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疾病,一般又稱為「震顫性麻痺」,發病盛行率在國內約每千人有1至5人,但超過60歲以後,發病率驟升為1%,臨床上常有4大症狀:

  • 1.運動遲緩:早上下床困難,動作較慢。

  • 2.肌肉僵硬:動作慢,不協調。肌肉、關節漸僵硬,甚至臉無表情。

  • 3.四肢顫抖:早期症狀,休息時會抖,初期單側肢體抖,不治療變雙側抖。

  • 4.步履不穩:抬腳起步難,且變小碎步、常跌倒,不易轉彎。

傳統中醫認為,帕金森氏症屬於中醫「顫證」範疇,分屬本虛標實之證,多為肝腎虧虛,兼夾風痰或血瘀,根據患者狀況不同,屬於腎陽虧損可用右歸丸治療;屬於氣血虧虛兼瘀可用補陽還五湯;風痰上擾則可用半夏天麻白朮湯治療。

頭皮針刺腦 足三里行氣

中醫師陳旺全強調,治療「顫證」,可搭配針灸治療,以頭皮針刺激局部腦部細胞,使腦部循環改善,刺激多巴胺分泌。臨床常用的穴位包括:百會穴、風池穴、攢竹穴、合谷穴、太衝穴、足三里穴等等。平日也可自我多按壓足三里穴,以「行氣」幫助氣血循環。

健腦抗顫 中藥2蔬果汁

同時,中醫師陳旺全也提醒,帕金森氏症病人平日應保持樂觀的心情,不要怨天尤人、避免獨居、多與人相處,或是好好利用中藥果菜汁來防範,也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帕金森氏症讓柯賜海流淚了〜中醫解方:2蔬果汁健腦

帕金森氏症病人平日應保持樂觀的心情,不要怨天尤人、避免獨居。

《防帕金森氏症中藥果汁》

  • 材料:金桔4個、生薑8克、枇杷3個、蜂蜜20c.c.。

  • 中藥材:竹茹5克、茯苓6克、陳皮5克、薑半夏5克、白芍5克、全蠍3克。

  • 作法:

  • 1.將中藥材洗淨,濾乾,用濾紙包好,以水500c.c.煎煮20分鐘後,去藥渣,取藥汁備用。

  • 2.金桔洗淨,切半,去籽,放入果汁機中。

  • 3.生薑洗淨磨成泥取汁,放入果汁機內。

  • 4.枇杷洗淨,剝皮,去籽,剝成小片,放入果汁機中。

  • 5.加入中藥汁攪打3分鐘,加入蜂蜜拌勻即可飲用。

  • 功效:本方清熱化痰、熄風鎮靜之功。對於頭暈目眩、頭搖不停、下肢麻震顫發抖、行走遲緩、表情呆滯、頻頻咳吐痰沫、口乾口苦、心煩失眠之帕金森氏症者有良效。本方化痰消積、祛除鬱悶、刺激多巴胺分泌,以防止肢體顫抖。

  • 禁忌:消化性潰瘍者少服。

《健腦抗顫中藥蔬果汁》

  • 材料:菠菜、蘆薈各30克、青蘋果20克。

  • 中藥材:枸杞子10克、黨參8克、山茱萸5克、何首烏10克、黃精5克。

  • 作法:

  • 1.中藥材洗淨,濾乾,以濾紙袋包好,以水500c.c.煎煮30分鐘後,去藥渣,取藥汁備用。

  • 2.菠菜去根挑去黃葉,洗淨,切段,燙熟濾乾,放入果汁機中。

  • 3.蘆薈洗淨,去邊刺和皮,取透明肉部分,放入果汁機中。

  • 4.青蘋果洗淨,削皮,切小塊,放入果汁機中。

  • 5.加入中藥汁,於果汁機中攪打5分鐘後,再入蜂蜜拌勻即可飲用。

  • 功效:本方有補益肝腎、填精補髓之功。對於頭部及手足不自主抖動、神情呆滯、啼笑反常、言語不清、頭暈目眩、耳鳴健忘、腰膝痠軟的帕金森氏症患者效果良好。本方富含β胡蘿蔔素、維生素A、B、C群等及鐵、鎂與葉酸,能促進新陳代謝,保護腦血管之作用。

  • 禁忌:泌尿道結石者少服。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581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冬天鋪床換棉被、使用吸塵器打掃家裡,當心增加學童氣喘、過敏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報告指出,全球5歲以下死於肺炎的兒童中,超過50%致病原因與家庭空氣污染有關。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統計,國人每天約有80~90%的時間待在室內,家裡的空氣品質,對兒童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曾柏亨/台北報導】現代人對美的定義,不脫西方人的框架,然而隆鼻並非一味追求高挺就好,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東方人臉孔。專業耳鼻喉科醫師表示,與西方人的挺窄鼻、薄皮膚、深輪廓相比,東方人因臉部較扁平、鼻形多為寬鼻且厚皮膚,先天條件上相對弱勢,因此西方人的隆鼻法未必適用於東方人臉上。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57歲的林姓婦人表示,平時為家庭主婦,每天幫家人煮三餐,生活習慣規律,不菸不酒,但偶爾會咳嗽長達一個月,以為是感冒不以為意。直到去年五月,健康檢查後發現肺部有一小塊陰影,進一步使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揪出左上肺葉各有一顆大、小腫瘤,確診為肺癌第二期。肺癌症狀不明顯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大體老師啟用前,林先生每每思念發作,都從嘉義開車北上來看看妻子。透過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導演帶觀眾一起走過大體老師家屬的路。回想紀錄片的拍攝歷程,大體老師丈夫林惠宗先生說,開心的事情,是想要看老婆就可以來見見她;當大體老師要啟動,開始讓學生學解剖課的那一天,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