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紀大主動脈狹窄別放棄治療! 微創手術併發機率低

年紀大主動脈狹窄別放棄治療! 微創手術併發機率低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中榮總心臟內科鄭諭聰醫師門診建議手術治療,一勞永逸。然而近四年來,只要天氣一變、心頭一揪,反覆喘、悶症狀就來襲,已經往返中榮急診數次。近年來,偶發心房顫動合併心室搏動過速,合併胸悶、冒冷汗,呼吸困難,由家人送至本院急診,X光片顯示急性肺水腫。

主動脈瓣膜狹窄 不治療存活率低

臺中榮總心臟內科鄭諭聰醫師表示,所謂「主動脈瓣膜狹窄」,指的是主動脈瓣膜這扇門的構造異常,門片無法完全打開,導致部分血液無法正常流通,進而影響全身血液循環。主動脈瓣膜狹窄,人體的血液的大門打不開,血液無法正常打出去,心臟需要更費力使血液通過狹窄的瓣膜開口,長時間下來會造成心臟衰竭、猝死等嚴重症狀;根據統計,如果患者從發生症狀後都未治療,約只有5年存活期。

半數主動脈狹窄 因年紀使瓣膜鈣化產生

國內超過一半的主動脈瓣膜狹窄多因為年長而導致瓣膜鈣化所形成,在8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盛行率約4%。鄭諭聰醫師指出,傳統手術方式必須鋸開胸骨,且手術時間長,術後復原時間也長,許多老人家不願意、手術醫師也覺得病人年紀大、風險高,不適合手術,最後許多病人只能在反覆承受著悶、喘、疲累等心臟衰竭的不適症狀,往返醫院中渡過餘生。

傳統開胸風險大 微創治療安全性較高

考量病人本身生理因素及多項共病會導致手術風險過高,而不適合接受傳統瓣膜置換手術,另一個治療方法是經導管微創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鄭諭聰醫師說明,這項新技術較以往傳統的開胸手術安全,併發率及死亡率亦相對地較低,對於年紀較大的長者更為適合;同時,對於不適合或排斥外科手術的主動脈瓣嚴重狹窄病人,經皮導管植入人工生物瓣膜有望成為替代內科藥物治療的一種有效治療方法。

【延伸閱讀】

免疫球蛋白用途廣 川崎氏症、腸病毒重症、癲癇都能用

他高血壓頻發心律不整 導管治療平均血壓降30mmHg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7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由衛生福利部指導,立法院厚生會、聯合報、TVBS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國際厚生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辦,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承辦之「中華民國第31屆醫療奉獻獎選拔暨表揚活動」,將於10月29日下午4時30分於衛生福利部舉行記者會,介紹得獎人及得獎事蹟。 本屆報名收件5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隆鼻手術越來越普遍,有人從此獲得令人自傲的完美鼻型,也有人生活並沒有獲得改善。醫美集團總院長邱浚彥醫師分享,曾有民眾在外院做過多次隆鼻手術仍不滿意,竟開始對人生感到絕望,甚至萌生自我了斷的念頭,最後找上他們團隊,利用各領域專業分工進行鼻部重建,也順帶「重建」了自信心。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拔完智齒後鄰近牙齒鬆動怎麼辦?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專任主治醫師黃郁理醫師表示,在正常情況下,在剛拔完時有可能讓相鄰的第二大臼齒有些微的搖動感。但幾周後若沒有特殊的狀況都會回復到正常,除非是原本就已經因感染而有嚴重齒槽骨的破壞否則不會造成牙齒鬆動。假如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土個案再度加零,國內今天(17日)僅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還不錯,沒有本土,也沒有死亡個案。至於疫苗涵蓋率達多少,可以降至1級?目前第2劑接種率只有22.01%,相對低點,指揮中心會持續努力,請大家不要心急。 ▲10月17日新冠新確診個案狀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