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心臟病症狀男女大不同?!專家教你從五面向預防心臟病!

心臟病症狀男女大不同?!專家教你從五面向預防心臟病!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心臟基金會

心臟和血管疾病,稱之心臟病,包括動脈粥狀硬化。動脈粥狀硬化是一種斑塊的物質在動脈壁上積聚,而堆積會使動脈變窄,使血液難以通過。形成血凝塊,會阻止血液流動。如此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 當心臟血流受阻到,無法運送足夠的血液提供給人體時程度時,就會心臟病發作。而心臟驟停心臟突然停止跳動的狀況,身體各器官,包括大腦和心臟在內都會因為缺乏氧氣,而逐漸喪失功能、壞死,若無獲得即時的醫療救助,患者死亡率極高,也就是所謂的心因性猝死。心臟病發是“循環”問題,心臟驟停是“電”問題。心臟病發時,如果阻塞的動脈沒有及時恢復,治療的時間拉長,對身體的傷害就越大。心臟病的症狀可能是突發而強烈的。但大部分,症狀會開始出現並緩慢在心臟病發作前持續數小時、數天甚至是數週。

出現心臟病6症狀:胸痛、呼吸急促、不明原因疼痛、疲累、心跳不規律、頭暈 1、胸痛(心絞痛):持續30分鐘到幾個小時的不適感或胸部感覺到擠壓。

2、呼吸急促:在適度活動後覺得有呼吸不順,像是爬樓梯。

3. 上軀幹、頸部、下巴有不明原因的疼痛,四肢有些微變化,像是疼痛、腫脹、刺痛、麻木、寒冷和虛弱。

4. 極度疲勞。

5. 心跳不規律,比平時快或慢。

6. 頭暈或昏厥。

上述6症狀為一般心臟病發會有的徵狀,但其實男女的症狀還有些許差異。 男性心臟病發症狀: 1、胸部不適:大部分心臟病發都有胸部出現不適,且持續超過數分鐘,或是不適感消失後一段時間又出現不適。感覺胸口受到擠壓或疼痛。

2、手臂(可能一隻也可能兩隻)、背部、頸部、下巴或胃部的疼痛或不適。

3、呼吸急促。

4、冒冷汗、噁心或頭暈眩。

女性心臟病發徵狀: 1、胸部不適:大部分心臟病發都有胸部出現不適,且持續超過數分鐘,或是不適感消失後一段時間又出現不適。感覺胸口受到擠壓或疼痛。

2、手臂(一隻或兩隻)、背部、頸部、下巴或胃部疼痛或不適。

3. 呼吸急促。

4.其他常見症狀包括出冷汗、噁心、嘔吐或頭暈、心悸;睡眠障礙和不明原因的疲勞。

當遇到任何有關心臟病發症狀,記得撥打急救專線,以免耽誤治療!

心臟病是可以預防的,那麼要如何預防心臟?從了解身體情形、戒菸、運動、營養均衡、壓力調適等做起! 1.、進行身體檢查,了解血壓、膽固醇和體脂等危險因子相關的數據。

2、戒菸,研究顯示戒菸一年後,罹患冠心病的風險就會降低50%!

3、規律運動,每天步行30分鐘,可以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4、多吃多心臟健康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全穀類,吃富含瘦肉蛋白的食物,像是魚或去皮雞肉,避免紅肉、黃油和加工食品中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並減少鹽和糖的攝取量。

5、適度調適壓力。

心臟病症狀男女大不同?!專家教你從五面向預防心臟病! 心肌梗塞男/女發作症狀不同!?.....https://bit.ly/3rOxBBk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餵食母乳的好處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像是其中的活性物質能夠增強寶寶的免疫力,降低日後過敏的機率,以及母乳中的益生菌能夠提供嬰兒良好的腸道菌相等。雖然哺餵母乳對寶寶有許多好處,但卻也是很多媽媽產後最大的壓力來源,甚至是不堪回首的夢靨。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柯婷蓉表示,為了降低產後...

閱讀詳情 »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衛教指南,建議不足1歲的嬰兒應該完全遠離電子螢幕;5歲以下幼兒平均每日使用電子螢幕的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現代不少人手機成癮,許多幼兒與青少年也越來越沉迷電子商品與手機,久坐不動看螢幕直接影響身體與精神健康。世界衛生組織發布衛教指南,建議5歲以下幼兒平均每日使用電...

閱讀詳情 »

你常常覺得胸悶、頭痛、疲倦嗎?可別小看這些症狀,當心淪為憂鬱症高危險群!研究發現,這是因為你血液中的含氧量不足,身體在長期缺氧的情況下所造成的後遺症,不僅帶來憂鬱風險,甚至可能出現自殺傾向。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有3.5億人罹患憂鬱症,探究其原因在於血氧量不足,人體缺氧嚴重性不能再被輕忽。 《...

閱讀詳情 »

「媽,妳牙齒怎麼會流血?」小瑩(化名)是典型的北漂族,平日在台北工作,久久才回南部家鄉,前陣子,她發現媽媽講話時會飄來異味,啃咬食物後還遺留血跡,懷疑是牙周病,鼓勵就醫卻被媽媽施以拖延戰術對待。牙醫師表示,牙周病嚴重時會導致掉牙且併發心臟病、腦中風等風險,一旦發現應積極治療,以免因小小牙齒而賠上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