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懷孕媽做對「這件事」 最新研究曝可降低子癲前症和早產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準媽媽血壓高,更要積極控制!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長庚和基隆長庚醫院婦產科主任洪泰和提醒,臨床觀察,隨著生育年齡延後,懷孕合併高血壓狀況的比率日益增加,據估計,有將近5%的孕婦在懷孕期間會合併各種高血壓疾患,而最新醫學研究顯示,罹患慢性高血壓孕婦若積極治療並控制血壓在正常範圍,可降低日後惡化成子癲前症或35周前早產風險。

臨床統計,懷孕合併高血壓情況,一般包括慢性高血壓、妊娠性高血壓、子癲前症、子癲症、慢性高血壓合併子癲前症。

風險在於,洪泰和說,孕婦如果有慢性高血壓,在懷孕期間有較高的風險會出現妊娠糖尿病;血壓惡化成嚴重型高血壓可能導致中風,或發展成子癲前症、甚至是子癲症而危害到母體的心、肺、肝、腎與凝血功能。再者,這類孕婦的胎盤常出現功能不良的情況,導致胎兒生長遲滯;也常因為母體或胎兒狀況惡化,必須提早引產而造成早產。

洪泰和指出,擔憂影響胎兒生長,針對慢性高血壓孕婦過去治療保守,除非收縮壓高於15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高於100毫米汞柱以上,才考慮給予降血壓藥物來控制血壓。

但最新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主導的臨床試驗發現,積極治療血壓能降低併發症風險。洪泰和說,結果發現,積極治療組的孕婦有較低的機會發生子癲前症與因醫療適應症必須在妊娠35周前早產。

洪泰和強調,懷孕合併高血壓疾患,是造成台灣孕產婦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這個大規模的隨機臨床試驗結果,可以作為產科和心臟科醫師在處理慢性高血壓孕婦時的重要依據,希望經由積極控制血壓,來減少母體和胎兒併發症的發生。台灣心臟醫學會和高血壓醫學會日前已經將這個臨床研究的結果,編列至2022年最新版的台灣高血壓處置指引,提供給心臟科醫師參考。除了藥物治療外,孕婦在家定時測量血壓,也是良好控制血壓的重要一環。

照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蔡英文奔指揮中心「疫情高峰還沒到」 宣示4大防疫重點籲全民配合

人力慌等嘸「居隔單」還要不要隔離? 陳時中要民眾這樣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了精準揪出潛藏的病灶,每個人一生多少都會接受大大小小的醫療影像檢查,小到看牙科、大到頭顱電腦斷層掃描,但因為檢查曝露到多少輻射量一向叫人擔心?健保署今(23)日宣布開放新服務,即日起,只要打開「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 健康存摺」APP,登入健康存摺嚐鮮版,在首頁點選就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肺癌近年一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 已經成為「台灣新國病」,也讓不少人開始仰賴「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想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不過,健檢發現肺部毛玻璃一定是癌症嗎?原來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雖然更容易發現小於1公分的早期肺癌,但是高偽陽性的肺結節,常讓病人面臨無謂的風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早產兒最怕發生新生兒敗血症,不但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如腦膜炎、神經發展障礙等問題,甚至引發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而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團隊今(23)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證實,早產兒腸道菌叢失調容易發生敗血症,同時也證明腸道的細菌可因此轉移到全身造成敗血症,因此若能夠改善或...

閱讀詳情 »

文 / 王海咪 一位感染肺炎的老婦,到台大醫院就醫後沒幾天,又因為蜂窩性組織炎到宜蘭羅東博愛醫院就診,看診的羅東博愛醫院院長盧進德原本準備開立抗生素治療,查詢雲端藥歷後發現,老婦正在服用同一型抗生素,但她本人並不清楚。「如果是以前,她可能要同時吃兩種效果一樣的藥,但現在我會告訴她,把台大的藥吃完就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