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抬腿消水腫越高越有效?小心3大NG行為恐傷腰椎、膝蓋

「唉唷,今天坐、站了一天,小腿痠又脹,好像水腫了,等等來抬腿好了…」,上述動作是不少愛美女性、久站、久坐族,改善小腿水腫的睡前必備儀式。但你知道嗎?看似簡單的抬腿動作,如果做錯,不但無法改善水腫問題,更有造成腰椎、神經受傷,以及膝蓋拉傷的可能!

抬腿消水腫越高越有效?小心3大NG行為恐傷腰椎 膝蓋

抬腿越高、越直越好?姿勢錯誤傷膝更傷腰,3大NG動作別犯

到底正確的抬腿姿勢該怎麼做才對呢?在出色文化編輯小組與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張維新審訂的《休足時間:痠就貼的18區痛快貼布療法》一書中就提到,其實抬腿消水腫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把腿抬得比心臟高,讓腿部的血液可以順利的回流到心臟,藉此改善血液循環,進而消除水腫。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數人使用的抬腿方法其實是錯誤的,而錯誤、NG的抬腿方式,不但消水腫效果有限,更有可能會造成膝蓋或腰椎的損傷!常見的抬腿NG動作有:

抬腿NG法❶:抬太高了!小心造成腰椎受傷

多數人在抬腿時,都以為抬愈高愈好,甚至最好與地面垂直90度,且讓雙腿平貼牆面,才能達到消除水腫或瘦腿的效果。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抬腿法。

在膝蓋伸直時,一般人的腿只能抬到約70度的位置,當超過時就有可能對腰椎、神經產生壓力,造成腰部疼痛、神經受到壓迫。所以,千萬別再這樣傷害自己的腰椎了。

此外,有些血液循環、柔軟度差的人,在把腿抬高時,會覺得腿麻、有緊繃感,他們誤以為這樣就是血液有循環到心臟;且有伸展到肌肉才會緊繃,甚至還用力將腳掌拉直,這樣下來,反而會讓腰椎受到更嚴重的壓迫。

抬腿消水腫越高越有效?小心3大NG行為恐傷腰椎 膝蓋

抬腿越高越好、伸太直了?小心造成腰椎痛、膝蓋拉傷。(圖片/出色文化提供)

抬腿NG 法❷:伸太直了!小心造成膝蓋拉傷

靠牆抬腿時,多數人會以為將腳掌和腿放在牆上,腿部就不需要施力,因此,把腿伸得直一點也沒有關係。但若把膝蓋伸得太直,反而會讓沒有支撐點的膝蓋需要用力伸直,這也意味著膝蓋的韌帶需要用力,使膝蓋感到疼痛。長久下來,有可能造成膝蓋的韌帶愈拉愈鬆,甚至是發炎或產生病變。

抬腿NG 法❸:抬太久了!小心血液不循環

抬腿的時間一般以10分鐘左右就好了,有些人以為抬愈久愈好,甚至有人一抬就是20分鐘、1個小時以上,但是,抬太久反而會造成血液循環不佳。這時,或許有人會問,抬腿的目的不就是讓循環變好,怎麼反而變成血液循環不佳呢?

其實,當我們抬腿時,雖然可以讓堆積在腿部的組織液回流,但這時的氧氣和養分便無法順利供應到腳掌,而心臟也需要更賣力的運作,才能把血液送到腳掌上,因此,若心臟或血液循環不好的人,最好不要把腿抬太久,才不會造成反效果。

正確抬腿這樣做!4步驟按部就班好安心

因此,從現在開始,改變以往的抬腿方式,學習做能保護腰與膝蓋,又可以消滅水腫腿的抬腿運動非常重要:

抬腿消水腫越高越有效?小心3大NG行為恐傷腰椎 膝蓋

正確抬腿動作。(圖片/出色文化提供)

【正確抬腿,這樣做】

STEP 1:準備瑜珈球,若沒有,則可以用枕頭、棉被代替。

STEP 2:平躺在床上或瑜珈墊上,將小腿放鬆地放在瑜珈球上,膝蓋呈微彎姿勢。

STEP 3:抬腿時,可以加上腳踝轉動,或將腳趾頭抓放的運動,讓腿部肌肉藉此收縮、放鬆,以加強抬腿的效果。

STEP 4:抬腿時,身體各部位的高度為:腳踝>小腿>大腿>心臟,每次抬腿約10分鐘,即可達到消滅水腫的效果了。

【小叮嚀】:

最後要提醒的是,如果你的水腫已經達到嚴重以上的程度,就要小心並不只是循環不佳造成的水腫。建議最好儘速就醫並找出水腫的原因,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2/688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80多歲的王老太太(化名),約十年前確診乳癌二期,在經過手術與抗荷爾蒙治療後,原本以為已康復,可以含飴弄孫的享受老年生活,卻出現肋膜積水症狀,檢查後竟發現乳癌復發,轉移至肺部,王老太太情緒大受打擊,兒孫也不忍心再讓她受苦,而傾向使用較不積極的治療方式…新竹馬偕紀念醫院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剛過60歲的惠梅(化名),與前夫育有四名子女,本是含飴弄孫的年紀,當年因對毒品、愛滋的不了解而接觸染毒,甚至因此共用針具染上HIV。離婚後,惠梅才正想開始自己新的人生,努力回歸社會、接受照護員培訓,結訓開始照護病人的第二天,就因為車禍導致下半身癱瘓。沒想到新的人生,竟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跨年和春節假期即將到來,各界都擔心春節專案可能造成Omicron入侵,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強調,過去的防疫破口大多與自主健康管理有關係,呼籲以春節專案入境者,一定要遵守自主健康管理的規定,不要群聚。 Omicron病毒來勢洶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世界各國對剛出現的變種病毒「Omicron」積極應對,不少人擔心的是,現行的PCR與快篩試劑,是否無法辨認Omicron?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表示,Omicron不影響現在的快篩準確性。 新冠感染者有許多為無症狀感染者,家用快篩便成為防疫利器之一。不過Om...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