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指揮中心提接觸確診者後快篩時機 與快篩取代隔離時機

指揮中心提接觸確診者後快篩時機 與快篩取代隔離時機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期本土病例增加快速,不少人的「台灣社交距離」APP出現了「曾與確診者接觸」的訊息。在今(3)日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被問到如曾與確診者接觸,該何時做快篩?他建議先回想自己與他的接觸時間點,於3天內做快篩比較好。


7天潛伏期內 有症狀再快篩就好


近期確診者人數眾多,有不少人好奇,如自己曾與確診者接觸,應該在什麼時候進行採檢?羅一鈞說明,因Omicron潛伏期多在3天左右,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當事人應回想自己與確診者是何時接觸,以及當時有沒有戴口罩,與保持社交距離;1般來說至少隔1天做採檢;但轉陽的高峰期多是3天內,大概於3天內進行快篩,較能及早確定自己的感染狀況;只是潛伏期長達7到10天後,才轉陽的案例也常見,如不安心,可以1週後再快篩1次。陳時中則建議觀察自身症狀,如果有症狀再快篩就好。


同時陳時中透露,目前的管制向「與病毒共存」方向前進,同時首度透露預計於6月「半解封」,打完3劑疫苗者可「以快篩取代隔離」,目前還在規劃中。如疫苗接種率增加,有望於一定範圍內走向流感化。陳時中表示希望提高疫苗覆蓋率與自然感染比例,並提升戴口罩等NPI指數,未來將陸續放寬部分措施。


本週最多人關心的應是6到11歲兒童疫苗接種的狀況。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日接種667名兒童,而不良反應通報時間需等上1到2天,如發生急性心肌炎也需等上1週才行。另外陳時中表示,有關兒童BNT疫苗的進度,近日會有少量實驗用疫苗,確切進貨時程尚未掌握。


開放基層診所做PCR篩檢站 陳時中:不強迫


指揮中心希望號召基層診所提供社區採檢站的服務,採檢對象為抗原快篩陽性、或是有COVID-19相關症狀,經醫師評估符合公費檢驗者。只要有意願的診所提出申請,由醫師公會聯合會彙整後,5月5日提出名單。陳時中強調,如診所條件適合,便可提出申請,並非強制。另有診所反映空間有限,不能加裝換氣設備,感到想幫忙無能為力。羅一鈞表示,指揮中心已大幅放寬診間與採檢空間的條件,只要用布簾這類適當的工具,將診間與採檢站隔開,採檢後用酒精消毒環境即可;裝換氣扇或空氣清淨機等設施非必要。


指揮中心提接觸確診者後快篩時機 與快篩取代隔離時機

▲指揮中心開放基層診所提供PCR採檢服務。(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至今(3)日中午12時為止,今日可販售55.7萬人份,已經販售15.3萬人份的快篩試劑。


指揮中心提接觸確診者後快篩時機 與快篩取代隔離時機

▲指揮中心說明家用快篩實名制販售情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手把手圖解「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 1次就上手
▸印度香料「荳蔻」可能抗乳癌 癌症治療又添自然生力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大考剛結束,台灣文憑為貴,若在大考後不幸無法進入理想的大學,不少考生會選擇重考,再花一年的時間準備考試,日本也有類似的案例,這種學生被稱為「浪人學生」。根據一篇刊登於<精神病學與臨床神經科學期刊>的研究發現,57.9%的浪人學生呈現憂鬱狀態,其中有19.8%的學生為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夏天最容易冒痘痘,不少人去痘用盡方法;有民眾以為磨砂膏可去除老廢角質、過多油脂,用來消除痘痘;不料,痘痘不但沒有消,反而紅腫發炎,甚至細菌感染變成大爛痘。 夏季油脂多易長痘 開業皮膚科診所院長趙昭明指出,夏季天氣悶熱、潮濕,最容易長粉刺、冒痘痘。一般來說,20歲前是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五十多歲男子,最近出現聽力下降的現象,並有耳鳴、頭暈等症狀,就醫檢查後發現,他的左耳聽力下降,右耳則正常;經由進一步安排磁振造影檢查,竟發現他有聽神經瘤。 聽神經瘤是良性腫瘤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主任劉博仁表示,聽神經瘤是一種良性腫瘤,目前發生原因不明,因為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一個悠閒的假日午後,面對凌亂的家,想到打掃的辛勞以及緊接而來的肩頸痠痛,你會想要動手清理,還是出門喝下午茶?許多人都會選擇後者,但打掃的工作難道就置之不理了嗎?「鐘點大師」網路平台集結各領域的專家,讓民眾只要動動手指頭就可以找到各行各業的專家,解決生活中的大小事,從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