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產兒小於1500克 骨質疏鬆危險率高

早產兒小於1500克 骨質疏鬆危險率高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近20年來由於經濟發展、醫療技術進步,許多早產兒可存活下來。出生時體重小於1公斤的極低體重兒,也有8成左右的存活率。照顧早產兒需要面臨重重難關,包括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症、感染、慢性肺疾病、腦室內出血後的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視網膜病變等,竟然還得面對骨質疏鬆!

體重小於1500公克早產兒 好發骨質疏鬆

12年前一名懷孕週數25週、出生體重800公克的早產兒,住院4個月後準備出院時,卻發現右大腿腫脹,照X光竟然發現右大腿骨折,家長不解造成醫護團隊壓力。原因是「早產兒代謝性骨病變」,也稱為早產兒骨質疏鬆或是早產兒佝僂症,好發於出生體重小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陳秀玲表示,「早產兒代謝性骨病變」主因為早產兒在成長期間營養狀況不足,尤其鈣質吸收與攝取不平衡,住院使用的藥物也有部分造成鈣質流失。但是早產兒骨質疏鬆甚至骨折,血液中血鈣的濃度仍在正常範圍內,使得醫護團隊無法即時得知新生兒狀況。

量化超音波測定 避免輻射劑量累積

陳秀玲主任表示,成人能測骨質密度,多使用雙能量X光吸收測定儀測定,這種方式雖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可,但使用在新生早產兒有許多限制,主要擔心輻射劑量累積。高醫新生兒團隊發現國際文獻資料中,早產兒骨質疏鬆情形可使用量化超音波測定。量化超音波方便性、無輻射又便宜,近來發展出可測量骨聲速度來評估骨頭的礦化含量。

目前已可應用此技術提供所有新生兒(含足月及早產兒)完整的骨頭強度資料。可在病房或嬰兒室床邊操作,沒有輻射疑慮。早產兒住院期間,可應用量化超音波來測定早產兒骨質密度變化,骨質變差就在骨折前給予維生素D調整及營養攝取。早產兒出院前,建議再次執行檢查。早產兒在出院後至1歲時成長,骨質發育會下降後又上升。若未注意骨質密度下降,仍可能發生早產兒骨折。(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6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我對海帶從小就愛的要命,怎麼做我都喜歡吃,涼拌、燉、炒、煮,無條件的接受它的每一種做法,今天小編也查看了一下海帶的營養價值,真是把我驚呆了,怎麼可以這樣的好!海帶竟然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褐藻,被譽為“長壽菜”(難怪韓國國民生日必須喝海帶湯,長壽的意思呀)。據德國科學家研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五顏六色的巧拼,具有鮮豔的色彩和柔軟的材質,是陪伴許多孩子度過童年時光的教具,但是如此親密的接觸,卻有可能不知不覺地曝露在毒害中。消基會抽驗市售15件樣品,赫然發現其中一件產品,其中所含的甲醯胺含量超標三倍,恐影響中樞神經及生殖系統。產品包裝上頭大大註明安全地墊4個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北1名67歲陳先生過去把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退休後閒賦在家,平日健康狀況良好,有空還與友人相約爬山健行。但是,原本對於自己絕佳記憶力為傲的陳先生,最近發現記憶力有減退的現象,遇到久未見面的朋友,竟然叫不出名字,連太太交代要買的東西、與朋友約定見面的時間地點,都必須再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牙周病是全球罹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但是,缺牙後接受植牙者,已無自然牙,還會得到牙周病嗎?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牙科主治醫師張睿貞表示,目前植牙人口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泛,而人工植牙是利用「骨整合」讓牙根與牙齦結合,而植牙是先將人工牙根放置於骨頭內,等到骨頭與人工牙根密合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