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暴飲暴食怎麼辦 ?專家建議5個方法,先從心裡找出問題根源,自製檸檬水很有幫助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疫情期間,你的體重是上升還是下降呢?若真的胖了也別難過,那很正常。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PA)對 3000 多人進行的一份調查顯示,自疫情爆發的一年以來,有 61% 的美國成年人發生了「預期之外的體重變化」,居家防疫期間的壓力、缺乏運動、不良飲食習慣都是原因。提供以下 5 點作為參考,協助你戰勝暴飲暴食。

    

1. 檢查一下你的心理狀態

暴飲暴食怎麼辦 ?專家建議5個方法,先從心裡找出問題根源,自製檸檬水很有幫助

source:[email protected]

焦慮、壓力、無聊,用吃來填補這些情緒就是「暴飲暴食」。這也是我們最先要解決的根源,因為若無斬草除根,後續的方法都只是在痛苦地遏止進食衝動而已。當你意識到自己吃太多時,就已經是個好的開始,開始思考下自己吃東西究竟是為了什麼;思考還有什麼方式能排解無聊或壓力──學習新事物?嘗試不要關注那麼多新聞讓自己焦慮?不過若你暴食的狀況太頻繁,或是讓你感覺身理與情緒上的不適,就可能是有飲食失調的狀況,需要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2. 減少誘惑

暴飲暴食怎麼辦 ?專家建議5個方法,先從心裡找出問題根源,自製檸檬水很有幫助

source:Denny Mü[email protected]

簡單來說,就是眼前不要擺那麼多零食啦!就像春節時候為了讓家裡看起來喜氣,就在客廳、廚房擺了很多糖果餅乾,看得越多當然就吃得越多。尤其一堆人趕「防疫屯糧」是屯泡麵跟餅乾──至少至少,也在家裡擺一些營養或低熱量的食物吧,例如多放一些水果而不是洋芋片,讓你的食欲能吞噬往稍微正確的方向。

   

3. 安排飲食計畫

暴飲暴食怎麼辦 ?專家建議5個方法,先從心裡找出問題根源,自製檸檬水很有幫助

就算整天關在家,你依舊可以執行 168 斷食或低碳飲食、地中海飲食,給自己一個飲食計畫的限制,能幫助你有目標地去規劃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回顧一下,你居家防疫前的體重正常與之後的卻飆升,是不是因為前後的飲食模式不一樣?或許本來一日三餐,居家辦公後下午就多了一份下午茶,晚上又忍不住吃消夜。

   

4. 自己做菜!

暴飲暴食怎麼辦 ?專家建議5個方法,先從心裡找出問題根源,自製檸檬水很有幫助

防疫期間,你開始試著在家裡自己做菜了嗎?希望你回答有。自己煮通常會吃得更健康更均衡,當作每天的小小目標也能帶給你成就感,紓解焦慮和無聊。不一定要做「減肥餐」,只要能自己做自己吃,並享受餵飽自己的過程,就能有效降低暴飲暴食的頻率了。

 

5. 多喝水

暴飲暴食怎麼辦 ?專家建議5個方法,先從心裡找出問題根源,自製檸檬水很有幫助

攝取水份再基本不過,但我們往往喝得不夠多。「喝水」也是江湖流傳已久的減肥方式之一了;事實上當體內水分不足時,就容易感到壓力焦慮、精神不濟,進而導致想吃東西。若你的肥胖來源是嗜飲料卻不愛喝水,不妨考慮自製簡易的檸檬水、小黃瓜水、蔓越莓水等「水果水」,用比較健康的食譜取代高糖高熱量的飲料。

   

參考資料:Healthline"13 Ways to Prevent Stress Eating When You’re Stuck at Home"by Jillian Kubala, MS, RD;Healthline"42% of Americans Say They Gained Weight During the Pandemic"Share on Pinterest"by Meagan Drillinger.

   

【本文由Bella.tw儂儂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168斷食減肥真有效?王陽明照吃也能瘦,重點是挑對時間吃澱粉!

延伸閱讀:「飽足感食物」推薦這8種!馬鈴薯誤會很大,酪梨能抑制40%食欲,減肥怕挨餓要看這篇!

延伸閱讀:防疫屯糧別再搶泡麵!世衛推薦「9大居家防疫食物」,白菜、花椰菜最耐放、魚罐頭請選「這款」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手機滑不停、隱形眼鏡天天戴、不上眼妝不出門,當心提前罹患乾眼症!根據健保署的統計指出,國人罹患乾眼症的比例,每年以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直直竄升,粗估,全台約有六百萬人,具有嚴重程度不一的乾眼症,如果放任持續惡化,嚴重恐怕引起角膜潰瘍,甚至視力永久損壞!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腎臟除了清除身體所代謝的廢物之外,還須維持體內體液、酸鹼度、電解質平衡,和製造與調節血壓、造血、活化維生素D之相關賀爾蒙。如果腎臟功能喪失而演變成尿毒症,最後就只有洗腎或換腎一途。  慢性腎衰竭難查覺 疲倦、貧血是警訊 苗栗縣衛生局指出:腎臟功能下降到正...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天氣回暖勿輕忽,當心結石找上門!日前,一名48歲的呂先生,在8年前曾因罹患左側輸尿管結石,進行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住院兩天後便痊癒,但從那之後,他從未接受過追蹤檢查,直到近期接受體檢時才發現結石大爆發,不僅兩側輸尿管有結石外,還有腎結石、腎水腫等問題,所以,在醫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自民國95年大腸癌躍升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後,發生人數便開始呈現逐年上升,及年輕化的趨勢,然而,攝取過多的肉類與脂肪、飲食中缺乏蔬菜水果纖維、生活中缺乏運動等,都是造成大腸癌的元兇,且往往等到發現時,已是癒後較差的第三第四期了,由此可見,大腸癌防治刻不容緩。&nbs...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