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曾經捐血、打針過的人一定要看!「這件事」醫生一輩子都不會告訴你,最後竟然都會...

曾經捐血 打針過的人一定要看!「這件事」醫生一輩子都不會告訴你,最後竟然都會...

翻拍自新浪博客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看病越來越方便了,並且還有很多人只要出現身體不適,就會去醫院輸個液,認為就好了,不知道是他們的心理作用,還是就診的好了,真是的依賴性太大了,這樣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外國人視輸液為小手術,澳大利亞人看病基本沒有輸液的。而我國醫院出於經濟利益考慮,不開輸液的醫生無法在醫院立足。這篇文章詳盡說明了危害所在

 

據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統計,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

 

現在還有的很多的小型的診所,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不管您是身體真的不適,還是假的不適,都會讓你去輸液,這樣不僅安慰了您的心理,他們也達到了營利的目的,就是抓住現在人的心理而進行的舉措。

 

當前有的村衛生所或醫院為了騙錢,「凡病皆吊瓶」的現象非常嚴重。哪怕是牙痛、傷風感冒等小病,也要掛「吊瓶」。

 

專家調查發現,95%以上的人不知道濫用輸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的輸液。

 

觸目驚心的濫用輸液已給人類帶來重大災難。我國已成了重災區。國內外醫學專家呼籲:「醫生在選擇用藥時,要遵循可以口服的不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靜脈注射的原則」。如醫生違背這一原則,濫用輸液,會給病人造成不良後果,甚至危及生命。

文章導讀

 

其實沒有目的的輸液是非常的不對,很多人都是會強行將某種藥物和水混合在一起,然後再往人的血液中灌輸的輸液,這個危害性是比吃藥大的要多的,所以說千萬不要去醫院就輸液的,會給您帶來很多不利於健康的後果的。

 

臨床發現「吊瓶」中加入的藥物越多,其毒副作用就越大,而且微粒劇增。「吊瓶」中如合用七種藥物,其毒副作用就會增加50%以上。

 

有些藥物配合不當,進入血管可發生化學反應性沉澱。例如氨苄青黴素與去甲腎上腺素聯用,可呈現棕色沉澱。有的醫生常大量為病人輸注維生素C。其實連續大量輸注維生素C,可使病人出現中毒反應。濫打「吊瓶」的輸液反應也很嚴重。

 

6個醫療單位,一年之中就有326例輸液反應,其中死亡7例。

 

輸液反應輕者頭痛、低燒、藥疹、心慌,重者高燒、寒顫、關節痠痛、煩躁、抽搐、休克甚至死亡,濫打「吊瓶」還可造成人體水、電解質平衡紊亂。任何質量好的注射劑都達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標準。

 

北京某醫院在對「吊瓶」檢查中發現,在1毫升20%甘露醇藥液中,可查出粒徑4~30微米的微粒598個。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黴素的藥液中可檢出粒徑2~16微米的微粒542個。一毫升藥液中含有這麼多微粒,那500毫升藥液中就會有20萬個微粒。

 

由於人體最小的毛細血管的直徑只有4~7微米,如果經常打「吊瓶」,藥液中超過4微米的微粒就會蓄積在心、肺、肝、腎、肌肉、皮膚等毛細血管中,長此下去,就會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靜脈壓增高、肺動脈高壓、肺纖維化並致癌。

 

 

 

文章整理

相關推薦

  每日健康/採訪報導 林暐鈞 天氣變化大,心臟哪裡受得了?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弘銘說,「在多變的氣候裡,有心血管疾病、三高的就要繃緊神經了!」康弘銘更提到『女性』是值得注意的一群。典型的『心絞痛』,包含胸悶、胸痛,但女性的典型症狀卻大有不同,症狀多為:疲倦、易累、易喘等。動脈硬化最...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劉超 編譯 一項來自澳大利亞的新研究發現,女性吃的食物可能與她們不孕的風險有關。研究人員發現,經常吃速食會導致育齡婦女不孕風險增加兩倍。更重要的是,沒有吃足夠多的水果會導致不孕風險增加50%。 然而,這項研究只發現了飲食與不孕之間的聯繫;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明某些食物對不孕風險有直接...

閱讀詳情 »

春天繁花盛開,正是賞花的好時節,但有過敏體質的人卻要留意了,百花齊放的春天卻也可能是引起過敏性結膜炎的元兇!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提醒,過敏患者十分容易受到環境影響而引發過敏,尤其在季節交替之際更是過敏好發時節!陳主任提醒,若有眼過敏病史者,應留意避免接觸粉塵、花粉等過敏原,若眼睛出現過...

閱讀詳情 »

每日健康/採訪報導 林暐鈞 「年輕彎腰搬重物,姿勢錯等著老了臥病在床」對此脊椎保健達人鄭雲龍說,一般人我們認為前彎搬重物的支點都是在肚臍,事實上是在腹股溝底下的恥骨,他強調,彎腰時讓身體的骨架維持形不破體,以免肌肉被扭曲拉扯造成受傷。保持好外在姿勢,搭配內在結構骨盆保持平衡,避免閃到腰,老年過著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