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本土+2969 指揮中心:兒童開打莫德納、青少年打第三劑

本土+2969 指揮中心:兒童開打莫德納 青少年打第三劑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公布國內新增3,05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969例本土個案及89例境外移入(7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中症患者新增6人 重症0人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969例本土病例,為1,458例男性、1,510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3月13日至4月21日,其中包含1,549例為無症狀感染,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日中症增加6人,患者年齡落在50-90歲之間,為3男3女,因血氧濃度較低,且有慢性病史,目前住院治療中。

全台各縣市個案分佈:

  • 新北市1,000例
  • 臺北市663例
  • 桃園市414例
  • 基隆市216例
  • 臺中市139例
  • 花蓮縣92例
  • 高雄市82例
  • 宜蘭縣80例
  • 雲林縣42例
  • 新竹縣38例
  • 彰化縣37例
  • 新竹市及臺南市各34例
  • 屏東縣32例
  • 臺東縣22例
  • 苗栗縣19例
  • 南投縣10例
  • 嘉義市6例
  • 嘉義縣5例
  • 澎湖縣及連江縣各2例
    (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兒童、青少年接種建議一次看 部分族群可打第4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於今日下午召開,會中就6-11歲兒童COVID-19疫苗接種、青少年族群(12-17歲)追加劑接種、第2次追加劑接種等議題進行討論,經評估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及國內外疫情風險,參酌各國疫苗接種政策,建議如下:
一、6-11歲兒童COVID-19疫苗接種建議:
(一) 建議推動6-11歲兒童族群接種Moderna COVID-19疫苗,以降低疾病防治措施(如停課)對於兒童受教權及生理、心理發育之影響,並減少疫情傳播。
(二) 接種劑數為2劑,間隔12週,接種劑量為成人劑量之一半(50微克)。
(三) 接種作業可視家長與幼童接種意願,由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COVID-19疫苗合約醫療院所及安排校園接種。
二、青少年族群(12-17歲)建議完成基礎劑接種且無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於最後1劑基礎劑接種後5個月,接種追加劑。

本土+2969 指揮中心:兒童開打莫德納 青少年打第三劑
三、依目前疫苗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結果及各國接種政策,建議接種第2次追加劑對象:
(一) 65歲以上長者(即第4劑)
(二) 長照機構住民(即第4劑)
(三) 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即建議接種基礎加強劑之對象),包含:
1. 目前正進行或1年內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療之癌症患者
2. 器官移植患者/幹細胞移植患者
3. 中度/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
4. 洗腎患者
5. HIV陽性患者
6. 目前正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者
7. 過去6個月內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者
8. 其他經醫師評估因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可接種基礎加強劑者
(四)接種時間建議與第1次追加劑間隔5個月後接種,且不論前面劑次接種廠牌,第2次追加劑可接種Moderna COVID-19 疫苗半劑量(50微克)、BioNTech COVID-19 疫苗全劑量或蛋白質次單元(如高端、Novavax) COVID-19 疫苗全劑量。
指揮中心強調,疫苗接種為防疫工作重要一環,接種疫苗後可降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的風險,保全防疫量能,後續將依專家建議,規劃相關接種作業,保障國人健康。

本土+2969 指揮中心:兒童開打莫德納 青少年打第三劑

【延伸閱讀】

COVID-19居家照護、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 放寬就醫交通方式

本土+2386,染疫人數增四成 居家隔離照護者影響工作可補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4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周遭環境中潛在危險因子十分多元,除了陌生人,身旁親近的人也需要防範。同時,生活裡充斥著危險性的事物,爸媽必須事先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並可用繪本、角色扮演及簡單模擬體驗來教育孩子,效果會比說教更好。   感統發展影響危險判斷力   要學習保護自己的身體與內心之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台中報導】43歲戴姓工程師,9月30日至台中出差,沒想到在步行過斑馬線時卻突然昏倒休克,倒臥地點就在大馬路上,當時車水馬龍、險象環生,幾度有大型聯結車呼嘯而過,差點就遭到輾壓,還好第1時間有見義勇為的貨車駕駛與同伴趕緊下車,拿出三角錐幫忙阻隔維持安全,並打手機通知119救護車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年近八十歲的許恩禮,居住在花蓮,曾因為心血管疾病在外地的醫院放過心臟支架,後來因為腎功能衰竭的問題,固定在洗腎,但最近洗腎時血壓常突然變很低,原本有高血壓的他收縮壓竟然掉到不到90毫米汞柱,緊急送到急診檢查後,發現是主動脈瓣膜狹窄造成的問題;考量到患者身體負荷程度,決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孩子入胎的關鍵是能量相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生出什麼樣的孩子,只是靠運氣、隨機率,是相當不保險的。一切有形的世界都是物質構成的,而從現代科學來說,一切物質又都是能量構成的。以此類推,我們每個人也都是一個能量體,我們每個最微小的組成部分,都是無形無相的能量。生命自帶巨大能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