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標靶真光刀+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除瘤新利器

標靶真光刀+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除瘤新利器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罹患口腔癌的王先生,因腫瘤轉移至肺部且位置與血管十分接近,難以開刀治療,因此在醫師建議下,採用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只做8次療程,後續加上化療後,如今腫瘤已消失,日前王先生信心十足地說「還要再拚事業。」大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邱文彥醫師表示,使用標靶真光刀執行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效果接近根除性手術。

更安全快速精準的腫瘤放射治療

癌症蟬聯臺灣十大死因榜首30餘年,癌症病人面對各種治療方式,往往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對於早期肺癌及肝癌等腫瘤,手術切除是標準治療,但在手術無法負荷的情況下,新一代的「標靶真光刀(TrueBeam)」搭配「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SABR)」,提供更安全、快速與精準的腫瘤放射線治療效果。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腫瘤控制率高達97.6%

根據2010年美國研究指出,在第一期不可開刀的肺癌病人,接受「立體定位放射治療」三年的腫瘤控制率可高達97.6%,標靶真光刀除了可以治療早期但因身體因素無法開刀的腫瘤外,也可應用於轉移腫瘤顆數少時的控制。邱文彥醫師指出,「立體定位放射治療」除適用於年紀大、慢性疾病多、體力及心肺功能差的腫瘤病人外,不易以手術切除的腫瘤也適用,是一項重要的抗癌替代療法。例如,腫瘤位置靠近心臟、大血管或縱隔腔等不易切除的位置。此外,「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對於癌症已轉移,但轉移數量不多的情況也有很好的腫瘤控制成效。

標靶真光刀對肝癌肺癌特別有幫助

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表示,標靶真光刀精準度高,治療劑量也提高,能大幅縮減治療時間。賴寧生院長表示,標靶真光刀配合全身立體定位技術,可以將治療所需的能量,精準地投射到所要治療的腫瘤上,尤其對於治療時易受呼吸影響的肝癌、肺癌特別有幫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6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以傳統中醫而言,白帶異常又稱帶下病,白帶為帶下是指婦女陰道分泌出白色、淡黃色或黏稠分沕物且不斷而下,又分為體質型及感染型帶下;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李佳穎指出,通常多發生於喜愛食用冰冷食物的年輕女性,主要是因體內濕氣無法代謝正常所造成。 要改善白帶問題,其實可透過中藥藥膳的方式,幫助身體健脾利濕,...

閱讀詳情 »

微創手術對人體傷害較小,且療效佳,能使患者術後的恢復時間短,因具相當多優勢,許多患者都會要求醫師透過微創手術進行治療;秀傳彰濱院區醫療副院長隋善中指出,微創手術傷口較小,若醫師技術較不純熟,扎到血管或神經等,恐造成危險。 臨床上,曾有醫師為患者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時,不小心扎到患者下腹靜脈,但並未發現...

閱讀詳情 »

桃園縣一名八十歲的老先生,日前因肚子突然劇烈疼痛,連踫都踫不得,因而被送至署立桃園醫院檢查,結果發現,他的肚子有一顆長達八公分左右的主動脈血管瘤,經由手術治療並持續追蹤,才解除疼痛症狀。 署立桃園醫院心臟內科林韋丞醫師表示,該名八十歲的老先生,日前肚子劇烈疼痛,原本以為是腹膜炎,經急診檢查治療後,發...

閱讀詳情 »

當頸椎與頸部肌肉承受不正常壓力,會導致頸椎退化、肌肉疼痛,甚至好發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就是俗稱的烏龜頸;聖馬爾定醫院骨科醫師林宗志表示,其實這是社會上普遍的文明病,主要是因使用智慧型手機等產品時,長期處於姿勢不正確所好發的病症。 通常若頸部維持正中,且眼睛直視前方時,頸椎的壓力為最小,但許多低頭族都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