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天嗯嗯還是得痔瘡? 縮短排便時間可避免

每天嗯嗯還是得痔瘡? 縮短排便時間可避免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俗話說,十男九痔,也有人說,十女九痔,可見大家都為痔瘡所苦;台安醫院直腸外科糠榮誠醫師表示,痔瘡是指附在肛門上用來控制排便的一塊肌肉,是一種血管組織。然而,關於為何產生痔瘡的理論有許多學派,目前較被接受的是肛門受力太大所致。試想,我們久站之後,腳很容易會長靜脈曲張,同樣的,長時間蹲著或坐著用力排便,也很容易使原本就長在肛門附近的靜脈曲張膨大凸出,這就叫做痔瘡。

糠榮誠醫師解釋,當食物進入大腸,它一邊吸收水分一邊製造排泄物,大腸的肌肉利用收縮的動作把排泄物推向直腸,當糞便到達直腸時,由於大部分的水分已被吸收了,因此糞便變硬。當大腸吸收了太多的水分或者大腸的蠕動變慢時,糞便因通過大腸太慢而變得又乾又硬。所以肛門就要施加較多的壓力,就容易造成痔瘡了。

為何每天排便還是會得到痔瘡?糠榮誠醫師說,許多國高中生喜歡在排便的時候打電動,一關接著一關,導致排便時間拉長,肛門受的壓力過大時,就會得痔瘡!曾收治過每天都排便還是得到痔瘡,因為排便時喜歡滑手機,一滑就是半小時,長時間向肛門施加壓力,血管突出時就容易得痔瘡。

糠榮誠醫師叮嚀,除了長時間排便容易得痔瘡外,孕婦與肝硬化患者也都是痔瘡的高危險群。孕婦因子宮內有胎兒壓迫到媽咪的骨盆腔靜脈,骨盆腔部位的血管因為受到壓迫導致血液的回流受阻,導致血液要回流至心臟不易,就容易得痔瘡;而肝硬化患者因肛門靜脈升高,肛門的血液循環不容回流,所以也是痔瘡的高危險群。醫師建議,避免得到痔瘡的不二法門就是縮短排便時間(十分鐘以內),平時多吃蔬果增加膳食纖維。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395

相關推薦

咽炎被很多人認為是“教師職業病”,在生活中老師基本都患有這種疾病。近些年,咽炎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壹些律師、歌手都患上了這種疾病。咽炎的危害特別大,及時防治就顯得特別的重要,防治慢性咽炎除了要保護嗓子外,也要經常吃些新鮮蔬果閏閏喉嚨,才能撤底預防咽炎發生,今天就為患者們推薦七...

閱讀詳情 »

生活中常說的“青筋”就是人體皮下可以看見的靜脈血管,專家認為,無論人體哪個部位的青筋異常暴鼓,都是人體痰、濕、疹、毒等積滯的反應。大家所能觀察到的青筋的主要分佈在面部、頭、腳等部位。青筋又稱靜脈血管——通過指把血液送回心臟的血管。   青筋...

閱讀詳情 »

生薑排毒、助便 薑醇功不可沒生薑檸檬水是利用生薑中,屬於酚類化合物的植物醇成份薑醇,刺激消化道,來達到幫助排出宿便、排毒的效果。另外,薑醇還有抗血小板凝集與抗發炎的功效,能夠預防血栓的發生、促進血液循環。檸檬汁有機酸 刺激腸胃道蠕動而檸檬汁當中的有機酸,也有刺激腸胃道作用的效果,將生薑水與檸檬汁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