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水腦症非失智! 腰椎引流術免開腦預後佳

水腦症非失智! 腰椎引流術免開腦預後佳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很多老人常會有記憶突然開始變差,漸漸的腳步也開始不穩,甚至伴隨有尿失禁的症狀,大部分在初期會被當成是老化的正常現象,或認為是失智症(例如阿茲海默症 ),但其實有可能是俗稱腦積水的「水腦症」;醫師提醒,水腦症若置之不理,症狀日漸嚴重, 不但會失去自我照顧能力,甚至容易反覆跌倒,導致照護上可能會提高家庭經濟負擔,甚至增加社會成本,而實際上水腦症透過手術可減緩症狀,恢復成效顯著。

亞東紀念醫院神經外科黃詩浩醫師表示,在我們的腦中每天都會製造並循環腦脊髓液,其主要功能為保護及營養腦結構體,正常來說腦脊髓液會循環流於腦室、脊髓中央管及蜘蛛膜下腔,若腦脊髓液循環發生阻滯,或是生成及吸收失衡,腦部會漸積聚腦脊髓液進而影響腦循環,則為「水腦症」。

水腦症又可分為「阻塞性水腦」以及「交通性水腦」,阻塞性水腦發生原因是腦脊髓液循環過程受到阻滯,常見的如腦室內出血或腦部腫瘤造成。而交通性水腦則是因為腦脊髓液生成與吸收失衡,體內無法正常吸收腦脊髓液或過度製造,常見成因為蜘蛛膜下腔出血、腦膜炎或因老化造成的常壓性水腦症,不管成因為急性或慢性,腦積水會對腦組織造成壓力與損害,而現在愈來愈被重視的常壓性水腦症,其症狀與失智類似,因此常被誤認是老化導致的正常現象。

黃詩浩醫師進一步說明,曾有病患因常壓性水腦症出現了步態不穩,尿失禁現象在駕車求醫路途中,突然腦中一片空白,失去定向感,無法操控方向盤,而發生了車禍,經確診並接受了腰椎引流手術,已漸恢復健康。「腰椎腹腔引流手術」是於腰椎及腹腔間放置引流導管,傷口小、風險也相對更低,且因不需要動腦部手術,降低患者及家屬心理壓力,也提高對於手術的接受度,只要診斷正確,此法可將多餘的腦脊髓液引流排出,症狀即可明顯減緩。

黃詩浩醫師提醒,「腰椎腹腔引流手術」雖因不需開腦可能會提高病患接受度,但並非所有水腦症患者都適用此方法,需先釐清患者的情況,腦脊髓液循環無任何阻塞才能施予腰椎引流,腦室腹腔引流仍為治療水腦症最主要方式;因此,患者必須與醫師溝通討論後,透過檢查找出正確的病因,接受適當的診斷,才能對症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36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每年過完新年假期,眼科總有一波青光眼回診潮,原因多半是因為假期未遵醫囑好好點藥水,加上放假期間過度使用3C產品,導致眼壓波動過大。所以,醫師特別提醒,身心放假,眼藥水千萬不能跟著放假,才能擁有美好的假期。青光眼名列失明三大原因之一,分為開放性與閉鎖性,開放性高風險群為50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今年學生的寒假在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的影響下而延後四天開學,以做好完備防疫作業與環境清潔消毒,並確保開學前校園環境衛生安全。新學期配合學校防疫措施 長期不專心可求醫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表示,學生進到學校後則須配合學校的防疫措施,並避免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ovid-19疫情下,順應「人口一罩」也不顯突兀的潮流,許多醫療機構趁勢推出微整形療程,標榜快速、有效、零負擔。然而,有醫療就有風險,微整形引起的爭議也時有耳聞,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邀請皮膚科林工凱醫師提醒如何審慎選擇機構並注意醫病溝通,以降低風險。 現在多少人偷偷看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林渝樺報導】全球疫苗接種計畫快速展開!世界各國藥廠研發出的新冠疫苗,各在不同階段努力試驗,無論是mRNA疫苗、DNA疫苗、重組蛋白疫苗等方法,正期望能為飽受疫情所苦的人們帶來新希望,度過全球大難關。 姓名看你這個人?   雖然施打疫苗並非百分百有效,難免少部分出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