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為何不推薦水果餐減肥? 小心營養失衡復胖更快

為何不推薦水果餐減肥? 小心營養失衡復胖更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吃水果減肥,很可能會營養不良,一旦恢復正常飲食,還容易復胖!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營養學家凱特·帕頓(Kate Patton)醫學博士說,水果減肥是目前限制性最強的飲食之一,他認為身體運作需要好的營養物質,不建議以水果來替代主食的減肥方式,比較建議像地中海飲食能夠長期堅持的飲食方式。

水果飲食比例  占飲食中25-30% 

水果中富含天然糖及維生素和抗氧化劑,包括維生素C和β-胡蘿蔔素。有一些研究表明,水果可減少罹患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一般來說,適度的水果對身體來說是健康的,尤其是想要改善飲食健康時,通常會增加水果的攝取量,甚至以水果當成是代替薯條或餅乾的好物。雖說水果好處多,但必須均衡飲食,他建議應將水果攝入量控制在飲食的25%到30%內,掌握好飲食分量。

為何不推薦水果減肥?  長期潛在6種問題 

水果減肥法短期也許可減輕體重,但長期來說,如果以水果替代主食的飲食很可能會限制其它飲食攝入,並且引起一些健康問題:

1. 體重增加:儘管有些人食用水果而減肥,但是水果富含天然糖,過量會增加體重的危險。

2. 糖尿病:進食過多水果中,很可能會導致血糖起伏大,這對於糖尿病的人來說是危險的。

3. 蛀牙風險:水果中的高糖含量也會使你處於蛀牙的高風險中。例如蘋果像糖果或蘇打水一樣具有腐蝕性。例如橘子,酸性高也會腐蝕牙釉質。

4. 營養缺乏:若是以水果為主食,長期會缺乏維生素B12、鈣、維生素D、碘和omega-3脂肪酸等營養物質的失衡,這會導致貧血、疲倦、嗜睡和免疫系統功能障礙,甚至失去肌肉等問題。

5. 難以抑制的渴望:如果餐餐都只吃水果,長期限制飲食,往往到最後會造成難以抑制的渴望,很容易引起飲食失調,只要恢復正常飲食,還容易變得復胖。

6. 飢餓模式:以水果當主食時,單一的飲食,身體也會抗議,不僅會減少每天必需攝取的維生素、脂肪和蛋白質,使身體陷入飢餓模式,當身體感到飢餓時,為節省身體能量,將降低新陳代謝,讓瘦身效果處於停滯狀態。

開始節食前  諮詢醫生飲食計畫      

在開始任何新的飲食或營養計劃前,Patton博士建議與醫生交談或與營養師詳談,討論你的目標和生活方式,他們可以幫助你共同製定一項飲食計劃,以便長期堅持下去。

參考資料:The Fruitarian Diet: Is It Good or Bad For You?

【延伸閱讀】

年後吃水果減肥 當心越吃越胖

靠吃水果減肥? 小心地雷水果「吃多會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8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很多人看了醫生,拿了藥,不敢吃,生恐吃了就會上癮,會有副作用。說也奇怪,大多數人卻敢到藥局買幾顆安眠藥來吃。 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事。也許有不少人會覺得:藥局拿的藥比較溫和,不像醫生開的藥都很「利」,會傷身體吧?當然有些人嫌麻煩,貪圖方便,有些人害怕上醫院... 其實,不只安眠藥──各種藥物都一樣,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52歲的陳先生,因與太太的房事總力不從心,以致太太抱怨連連,最近又出現夜間頻尿、小便無力等攝護腺肥大症狀,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導致太太要求分房,讓他困擾不已。馬偕醫院泌尿科醫師蔡維恭表示,50歲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礙機率的患者將近5成,也有近4成可能會有攝護腺肥大(BPH)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每回拍攝跳樓戲時都拍到虛脫,感覺之前因為心肌梗塞裝的心臟支架都要跳出來。」演員林慶台最近在電影記者會中談到自身支架經驗,雖然說法聽來誇張,但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不少患者因為聽「人家」說,或是從網路上得到過時、不完整的資訊,對心血管支架一知半解,甚至導致錯誤迷思,還以為哪天不...

閱讀詳情 »

依照社會、心理與生理三要素模式理論,任何一個疾病若非在病因上受到這三種要素的影響;就是在病程當中受到這三種要素的干擾,即便我們能找到一個純粹由生理要素引起的疾病,他算不算疾病,還得要參考社會因素跟心理因素。產後憂鬱症看似高度與生理的病變相關,但是我們能夠就此說:這樣的相關性足以否定心理與環境要素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