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父母情緒失控 逾3成孩子被打罵

父母情緒失控 逾3成孩子被打罵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爸爸媽媽你曾情緒失控而打罵孩子嗎?最新調查發現,高達近8成孩子曾經歷父母情緒失控的經驗,逾3成孩子被打或被羞辱。專家強調,教養不等於打罵,情緒失控下的打罵,也絕對不會是最有效的教養,孩子最需要的教養是愛而不是暴力。

8成兒少經歷父母情緒失控 3成3被打或被羞辱

兒福聯盟針對全台國中、高中,共1778名學生,進行「2017年台灣家長情緒失控情形調查」,結果發現,近8成的兒少都經歷父母情緒失控的經驗,原因有父母遷怒2成5、因小事大發脾氣2成4、不明原因的暴怒1成2、傷害孩子自尊的言語暴力1成2。最令人擔心的是,在所有受訪的孩子中,有3成3的孩子曾在父母情緒失控下被打或被羞辱,甚至4.6%的孩子表示總是或經常被如此對待。

每天有6位兒童受虐 施虐家長超過2成

兒福聯盟執行長陳麗如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今年6月,國內受虐兒童人數達2147人,平均每天有6位兒童受虐,有超過4成施虐者是因缺乏親職教育知識而施虐,因情緒不穩定而施虐的家長也超過2成。

父母情緒失控 孩子身心受傷害

陳麗如執行長表示,情緒失控很容易造成傷害,即使可能不是惡意想傷害孩子,但不當的肢體、言語管教,都可能給孩子帶來終身無法彌補的身心傷害,呼籲家長千萬不要以孩子不乖,才會一時情緒化責打、責罵來合理化自己的作法,建議上網檢測「失控指數」,並透過教養543文章,提供最實用的教養建議。

橘絲帶兒童保護運動 倡導愛孩子、不失控

兒福聯盟連續7年在11月發起「橘絲帶兒童保護運動」,以「愛孩子不失控」為倡導主軸,邀請家長檢視教養上的壓力,了解自己情緒失控的原因、頻率,避免在無意間引爆的情緒,打罵對孩子造成永久的傷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7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未搭上武漢回台包機的血友病童,昨(24)日晚間搭乘長榮BR-766終於踏進國門,下機檢疫後直接到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採檢,今日確認第1次檢驗陰性。陪伴護理師今(25)日於防疫記者會現身,她說,接到任務指派電話,立刻就回家準備,機上母子都相當配合防疫措施,認為自己「很幸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5)日高中以下學校開學,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卻發佈台灣第1例COVID-19(武漢肺炎)小學感染者,是第27例感染者孫子,也是台灣第31例確診患者。目前在隔離病房收治,防疫單位正追查假期間有無同儕接觸。另外,因應開學放寬兒童口罩購買條件,每人可持3張兒童健保卡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人以為經常喝熱湯容易罹患食道癌,但菸、酒、檳榔帶來的致癌風險更大。除了食道癌以外,還可能誘發口腔癌、頭頸癌等,醫師提醒,有上述不良習慣者,應該至少每半年到1年至醫院接受1次胃鏡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因工作需要,75歲秦爺爺年輕時常菸酒不離身,...

閱讀詳情 »

嬰幼兒會被劇烈搖晃的情形常常是因為寶寶哭鬧不安,而照顧的大人無法安撫讓小孩安靜下來時,因氣憤或挫折的情緒導致失去控制,將小孩緊抓抱起劇烈且無數次快速地搖晃嬰兒,此為「嬰兒搖晃症候群」,後果可能造成小孩的腦損傷、失明、癱瘓、抽搐痙攣,甚至死亡。發生的年齡從新生兒至4歲都有,大部分病例發生在1歲前。造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