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甲狀腺癌新增個案逐年增加 出現這5大症狀別輕忽!

甲狀腺癌新增個案逐年增加 出現這5大症狀別輕忽!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美國癌症協會最新1篇研究發現,15至39歲青年族群中,罹癌比例逐年增加,其中以甲狀腺癌的增加幅度最大,大部分為沒有症狀性「頸部腫塊」。由於年輕族群罹癌後病情進展較快,且死亡風險更高,專家建議,年輕人也必須多關心自身健康狀況。


該項研究的負責單位為美國癌症協會,研究人員按照年齡將受試者分為15至19歲、20至29歲、30至39歲等3組,發現從2007年至2016年之間,所有年輕成年人的總體癌症發病率都有所上升。


其中以甲狀腺癌上升幅度最為明顯,在20至39歲的人群中每年增長約3%,在15至19歲的人群中每年增長4%,特別是20多歲的女性中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是男性的3-5倍,以沒有症狀的「頸部腫塊」為最常見。


該項研究也發現,在三組年齡組中,與肥胖相關的幾種癌症的發病率均有所增加,例如,腎臟癌在所有年齡組中增加3%,婦科癌症在20至39歲組中約增加3%,結直腸癌在年齡組中小幅上升1%。


最新台灣癌症資料統計顯示,甲狀腺癌在10大癌症發生率排行位居第7名,屬於內分泌系統常見的癌症,在女性10大癌症中排名第4,男性則在10名之外,女性罹患甲狀腺癌的機率為男性的3倍。


雙和醫院頭頸部癌症治療團隊召集人、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陳聰明表示,甲狀腺結節好發於女性,尤其是50歲以上女性,至於年輕癌友則相當少見,一般與家族史、輻射暴露以及長期缺碘等因素有關。


為何甲狀腺癌新增個案逐年增加?陳聰明認為與篩檢儀器進步有關,有些腫瘤還很小顆,就被揪出來,以韓國為例,最近幾年實施甲狀腺癌普篩,新增個案隨即暴增。


陳聰明提醒,如有甲狀腺癌家族史,務必提高警覺,定期回診,接受超音波檢查,但如果沒有家族史或是長期缺碘等危險因子,則不建議接受篩檢,以免自己嚇自己。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沈彥君表示,早期甲狀腺癌幾乎沒有症狀,難以察覺,需透過超音波檢查,才有機會早期診斷。一般建議,出現下列5大症狀:(1)局部腫大或腫塊、(2)頸部疼痛、(3)吞嚥困難、容易嗆到、(4)持續性咳嗽、聲音沙啞、(5)呼吸困難,就應該就醫,接受檢查,以確定為良性的甲狀腺結節腫大或惡性腫瘤。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友體重要斤斤計較努力維持 國健署:均衡飲食這樣吃
▸左眼脹痛微突以為用眼過度 打呼合併鼻竇炎才是禍首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當有東西壞掉時,經常使用三秒膠接起來,真是修理物品的好幫手,但有時候一不小心,自己的手被三秒膠黏住了,怎麼拔也拔不下來,該怎麼辦呢?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皮膚科醫師John Anthony博士教你如何安全地從皮膚上移除三秒膠。手指被強力膠黏 先嘗試三步驟如果皮膚被黏住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三十多歲的小雯(化名)因經血過多及子宮內肌瘤達9公分,前至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門診,經鍾國騰主任評估,認為小雯尚未生育且年紀仍輕,加上條件合適,因此建議她進行「自然孔腹腔鏡手術」,術後不僅肚皮無傷口、疼痛少,也在短短兩天就順利出院,回到正常生活。子宮肌瘤手術選擇性多 醫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有「小金城武」稱號,年僅24歲的陳昊森,因飾演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中的張家漢而爆紅,成為新一代男神,更憑藉此片入圍2020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然而有網友翻出5年前剛出道的照片,發現他的鼻型詭異,呈現不自然歪斜,當時疑似本人的留言解釋,因從小熱愛球類運動,常常被球砸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