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益生菌真能保溼? 醫:尚無足夠科學證據

  近年正夯的皮膚微生物菌叢議題,有相關研究指出,把好菌抹在皮膚上可改變皮膚微生菌叢的分布,但是益生菌對皮膚保溼真的有用嗎?以目前實證醫學角度來看,尚無足夠科學證據能夠證明。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皮膚部光照治療科主任醫師邱足滿提醒,洗面乳的功能就是清潔臉部皮膚,消費者不應期待洗面乳可兼具保溼功能,如果清潔功能的化妝品效果太強,反而會破壞皮膚的正常保護功能。

  敷面膜時皮膚溫度上升,加上面膜含大量水分,短時間內可大幅提升皮膚角質層的水分含量,經由這2個作用,可讓面膜的成分更深入皮膚。如果面膜只含有水分,一樣可達到瞬間提升皮膚角質層含水量的作用,如同拿溼毛巾敷在臉上。停止溼敷後,須立即塗上防止水分蒸發的保溼產品,否則反而會帶走更多水分,讓皮膚變得更乾。

  保溼對皮膚很重要,皮膚最外層的角質層,理想的含水量是20%到35%,如果小於10%,皮膚就顯得乾燥。一旦保溼不佳還可能引發皮膚炎,進而發癢、龜裂疼痛,甚至會引發細菌感染。保溼最重要的是溫和清洗,每天清洗時不要過度傷害皮膚,接著再選擇適當的保溼劑,包括:

  (一)吸水保溼劑:可抓住水分子,如:甘油、丙二醇、果酸、氨基酸、天然保溼因子、玻尿酸等。

  (二)鎖水保溼劑:防止水分揮發,包含各種礦物油脂、合成油脂、動植物油脂、神經醯胺和擬表皮細胞間油脂的成分等,最後再減少紫外線曝曬的傷害即可。

相關推薦

潘以泓 / 台北報導 全球約有 10∼20% 的兒童受到異位性皮膚炎影響,在台灣的盛行率約 8∼10% 。異位性皮膚炎是過敏三部曲中最早出現的,將近80%的病童之後會慢慢產生氣喘及過敏性鼻炎。許多病童因皮膚乾燥、搔癢,導致傷口出血,睡眠和生活品質也受影響。孩子受苦,成為家庭的危機,因此造成七成家長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園相關染疫擴散爆不停,單日再多6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3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例本土個案及2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最新確診名單當中,包括有居服員的小孩及其安親班同學2人、居服員友人,機場手推車工作人員再增2...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機爆發新一波本土Omicron疫情,確診人數天天增加,包括戴口罩、繞境等部分防疫措施又再度重新加嚴,但會不會進一步演變到需要「餐廳禁內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0)日明確表態「我認為到目前還沒必要」!強調國內案例都可追蹤。陳時中也重話回擊有醫師批評...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機爆發本土Omicron疫情,從清潔員、保全、推車工作人員到防疫計程車司機無一逃過,都有確診個案,究竟國門為什麼瞬間變成病毒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0)日透露,經「護理台灣隊」的專業護理人員前往檢視之後,這二天共發現大大小小205個缺失,大到有人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