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者 不可忽視眼疾風險

糖尿病患者 不可忽視眼疾風險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平均每小時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顯示糖尿病已成為台灣常見疾病。安樂區衛生所主任李炯宗指出,對患者而言,控制血糖成為最大目標,除此之外,更要留意視網膜病變風險,糖尿病若未受良好控制,快則10年、慢則20年就會有視網膜病變問題。提醒患者,每年應至少到眼科追蹤一次眼底鏡檢查,及早預防眼睛病變。
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就可能引發多項併發症,而血糖控制的指標是糖化血色素〈HbA1C〉,應該保持在7%以下,每3個月需要檢查一次。根據國健署報告指出,台灣目前糖化血色素超標的糖尿病患超過6成,若不加以控制,快則10年、晚則20年,就可能會出現視網膜病變問題,嚴重可能面臨失明的結果。
在糖尿病的併發症中,常見的包括腎臟、神經病變等,視網膜病變也是其一,但最容易被忽略。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若沒有感覺到眼睛不適,通常不會到眼科就診,等到視力出現問題時,治療效果往往不好,嚴重更可能導致失明。因此,提醒糖尿病患者,應從根本習慣開始控制血糖,如按時服藥並配合飲食、運動;每年也至少接受一次眼底、足部和尿液白蛋白檢查。
李炯宗呼籲,為及早預防並延緩眼睛病變,所有糖尿病患者和家中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屬,應提醒患者,每年至少一次到眼科追蹤眼底鏡檢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00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寶特瓶裝水、瓶裝飲料因方便性高,是許多人的外出必備品,但「瓶裝水喝多會致癌」的說法時有耳聞,究竟為何會有這樣的疑慮?原來主因出在「塑膠微粒」及「塑化劑」的誤解,但其實兩者來源相異,就連規範也大不相同。塑膠微粒常存於環境 本就易進入生物循環塑膠微粒定義為長度小於5 mm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舒/台中報導】近來溫差變化大,天冷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機,常傳來心肌梗塞猝死憾事。五權博士診所醫學博士邱永偉醫師表示,自從氣溫開始降低後,悄悄對慢性病患造成身體威脅,尤其有末梢血液循環障礙的患者,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症狀。當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形成一種類似脂肪的沉積斑塊,導致動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0多歲的青年大量使用笑氣,一天100公升,合併咖啡包、安非他命和酒精,出現被害感及幻覺,因渴求(Craving)時情緒激動,不只會使用暴力傷害自己,還曾持鋼瓶威脅他人,經常因此至急診就醫。使用多重成癮物質 恐增致死風險 笑氣、咖啡包及喵喵等新興毒品有共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綜合報導】自體免疫疾病是我國10大重大傷病第3名,也是門診第3常見疾病。它是一種人體內的免疫系統異常活化而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疾病,例如全身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自體免疫疾病往往難以早期診斷出來,因而延遲了治療時機。患者飽受病痛之苦,必須終生治療與用藥,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