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年人肌肉痠痛只貼貼布、戴護膝? 醫:長期未解應考量骨骼問題

老年人肌肉痠痛只貼貼布 戴護膝? 醫:長期未解應考量骨骼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骨質疏鬆常伴隨骨質減少、肌少症、關節疼痛,許多只知道民眾貼貼布、戴護膝來緩解疼痛。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榮邦表示,民眾光用貼布、外在保護產品可緩解不適,無法阻止肌肉的流失,若身體長期有痠痛、無力,排除其他疾病後,應考慮是否有肌肉量、骨骼支撐或環節機能降低的問題,呼籲從50歲後要重視骨骼保養,進行骨質密度測試,可有效提升生活品質。

痠痛貼布短暫緩解 無法阻止肌肉流失

陳榮邦表示,人體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造成機能下降,但是行動能力會因為「長期使用治標不治本的緩解方法」、「不正確的飲食觀念」和「沒有依照年齡調整運動習慣」三種常見行為,導致鈣質和蛋白質攝取不足,流失大量肌肉,提前進入行動力危機。

他舉例,老人在肌肉疼痛或關節行動不便時,常常會購買貼布、護腰、護膝以減緩痠痛症狀,雖然能夠短暫減輕肌肉負擔,卻沒有辦法讓肌肉產生肌力,更無法阻止肌肉的流失。若身體長期有痠痛、無力,排除其他疾病後,應考慮是否有肌肉量、骨骼支撐或環節機能降低的問題。

預防肌肉流失危機 陽光、蛋白質、維他命不能少

陳榮邦表示,骨質疏鬆主要好發於年長者,特別是停經後婦女受荷爾蒙影響,大概每三位婦女就有一位骨質疏鬆,臨床中發現骨質疏鬆患者常有少曬太陽、蛋白質、維他命攝取不足的問題,部份患者還伴隨胃不好、吸收不佳的問題。飲食攝取上多補充蛋白質,應優先選用牛奶,因鈣質含量為豆漿14至15倍,如果民眾以喝豆漿為主,可能鈣質攝取不足。

提早重視骨骼保養 進行骨質密度測試 

陳榮邦指出,除了補充營養、運動外,建議停經後婦女、50歲以上男性應主動前往醫院做骨質密度篩檢,假如骨質密度T值介於-2到-2.5間,代表骨質密度較低,可能一至兩年內會產生骨質疏鬆,應及早介入改善,但不表示要打針、吃藥;假如骨質密度T值低於-2.5,應積極治療。

陳榮邦鼓勵,適當曬太陽對骨骼有幫助,提早重視骨骼保養,可有效提升銀髮期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面對骨質疏鬆症 檢查、看診分別要告知醫師的5件事

十月關注乳癌月!女性怕乳篩「夾痛」 醫:新設備不怕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8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全球每3秒即有1人罹患失智症,近八成台灣民眾擔心自己未來可能罹患失智症。王詹樣公益信託與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合作推動「科技導入及人工智慧應用於國人常見疾病之預防與健康促進計畫」,利用AI智慧找出失智症高危險群,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患者,提早介入改善。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1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秋冬專案,12月1日開始,8大類場所須強制戴口罩,民眾口罩用量可能增加,今(20)日傳出指揮中心計畫增加實名制口罩用量,但發言人莊人祥不願鬆口證實;另外,針對所有入境民眾,登機時都需有3日內病毒核酸陰性證明,莊人祥補充,不方便國可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哪一種癌症新增人數與死亡人數相當?答案是胰臟癌,因腫瘤快速惡化,治療棘手,以致存活率極低,10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胰臟癌發生人數為2,469人,而108年國人死因統計報告卻發現,胰臟癌死亡人數2,497人,如果未能早期發現,幾乎無一倖免。 胰臟癌惡化快速 有「癌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正直青春年華的18歲少女,總是覺得身體左半邊不受控制,似乎有種神秘的力量在左右自己,最近一年竟然在跑步時,感覺左側手腳就像被人抓住一樣,瞬間會突然僵硬就像被人抓住般,女孩與爸媽曾一起去收驚、算命、求神,都沒有改善,終於在尋求醫療協助下,診斷是腦神經訊號異常。 書田診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