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年失智勿輕忽 近9成水腦症患者術後可改善

老年失智勿輕忽 近9成水腦症患者術後可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80歲的林爺爺原與家人感情好,每日含飴弄孫,共享天倫之樂,但前陣子開始記憶力不佳、走路也不穩,甚至發生大小便失禁等現象,原以為是正常老化現象而置之不理但長期下來導致家庭失和,造成兒女的負擔,沒想到就醫檢查後,竟確診是「常壓性水腦症」,讓家屬一時無法接受,也不知道該如何尋求幫助。
負責收治此案例的台大醫院神經外科醫師王國川說明,水腦症意指腦室內脊髓液無法平衡,引起顱內腦脊髓液增加,一般分為「阻塞性水腦症」及「常壓性水腦症」,前者大多因為腫瘤或出血感染阻塞,導致腦脊髓液無法循環吸收;後者則為老年退化現象,腦脊髓液的形成與吸收無法達到平衡,造成腦脊髓液在腦室內積聚,較常發生於65歲以上老年人,目前透過手術治療可改善症狀。
王國川醫師表示,常壓性水腦症常見症狀包括癡呆症、步伐不穩及尿失禁,因此許多患者常被誤認為是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延誤治療時機。醫師表示,臨床上常使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掃描診斷,必要時可藉由腰椎穿刺引流提高診斷率,進一步治療。然而,水腦症的病程較快,若家屬發現有快速惡化的現象,最好及早就醫診斷,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期。常壓性水腦症目前無藥物可治療,主要還是以手術方式為主,林爺爺經醫師建議,接受「腰椎腹膜引流手術」,術後效果良好,只需回診追蹤即可。此手術於腰椎及腹腔間放置引流導管,不需擔心腦部手術引起腦出血症狀,大幅降低手術感染風險,減輕患者及家屬心理壓力,也提高對於手術的接受度。
王國川醫師提醒,水腦症患者治療前,應與專業醫療團隊討論,若腦脊髓液循環無任何阻塞才能施予「腰椎腹膜引流手術」。醫師也呼籲,老年人的失智症如果快速惡化、或是出現走路不穩等狀況,請家屬要提高警覺,及早到院診斷與治療,若為常壓性水腦症造成,透過手術治療可大幅改善退化問題,近9成患者可漸漸恢復,也能減輕家屬負擔,提升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55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糖尿病中風機率是一般人2倍!前神經學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主治醫師巫錫霖表示,糖尿病患者中風機率高,中風預後也比較差,呼籲要積極治療控糖。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台中榮總神經醫學中心腦中風中心主任陳柏霖提醒,糖友應按時服藥、監測血糖,配合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降低中風的機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藥物治療的副作用往往對癌症病患的生理、心理造成衝擊,甚至可能影響常規治療。為此,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世基生醫攜手研發「藥癌順」癌症用藥安全基因套組,未來病患只要抽一次血,即可針對13種癌別共45種治療藥物的有效劑量、副作用及治療效果進行評估與預測。癌症治療副作用 常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20多歲的年輕男性一進入醫院急診室,馬上引起醫護人員注意,他雙手捧著大型垃圾桶,承接從鼻孔不斷湧出的鮮血,醫護人員擔心他失血過多,立刻展開緊急處置,好不容易危機解除,沒想到幾天後同樣場景再度出現,讓這位年輕男性與急診室醫護人員都深感無奈。上述年輕男性常因血流不止,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39歲急性白血病(AML,俗稱血癌)患者王小姐,在接受骨髓移植後3個月,出現嚴重急性腸胃型反排斥反應(GVHD),終日腹瀉不止甚至出現血便,生命垂危。台北榮總血液科與胃腸科跨團隊合作,以腸道微菌叢移植術(FMT),將正常人的腸道細菌種入病人腸道,成功治癒腸道感染,完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