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肥胖增加染疫風險!「宅在家」不想變胖 簡單改變用餐順序就有效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警戒下,不管是停課的學生,居家辦公的上班族,還是周未盡量減少出門的好國民,「宅在家」已經成為絕大多數台灣的生活寫照,不過專家指出,除了年齡、潛伏疾病之外,肥胖也可能增加染疫的重症風險,國健署就具體建議民眾,其實只要簡單改變一下用餐順序就能達到吃出健康又能避免體重失控。

長時間不出門,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很多人會靠吃打發時間,尤其在疫情當下,更利用吃來穩定情緒,導致三餐不規律,作息混亂,體重直線上升。

羅素英強調,其實宅在家是調整飲食的好時機,只要掌握幾個簡單原則,就能讓民眾宅而不胖。第一點「用餐時先喝湯再吃菜」:湯建議以清湯為主,避免勾芡或濃湯,並將超過半碗份量的蔬菜夾到碗中,其中至少有1道是深綠色蔬菜,建立吃足蔬菜的好習慣。

第二點「菜肉相伴取代大肉塊」:家中備餐或點購外賣時,可選擇如番茄炒蛋、芥藍肉絲、豆干芹菜等菜色,避免單點控肉、排骨等大塊肉類。第三點「善用低油烹調方法」:多選擇蒸、煮、烤、微波等低油烹調法,取代油炸、煎等高熱量方法。

第四點「用蔬果取代零食」:可準備一些方便食用的蔬果,如小黃瓜、大番茄、蘋果、香蕉等,於餐間肚子餓時,即可取用,不但有助於達到一天應攝取的建議量,更可取代吃零食的習慣。

第五、第六點則是「點心與家人一起分享」及「養成每天量體重習慣」。更重要的是,只要一發現體重有上升趨勢,就要馬上調整飲食,並維持良好運動習慣。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意願登記破2百萬人 陳時中定調:補教師可打疫苗、胖子再等等

可上山禁下海遭譏「藍綠」問題? 陳時中傻眼!一句話回應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報新聞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癌症被列為台灣十大死因之首,癌症精準醫療在市場上具高度需求性,為展現台灣生醫科技實力,精準測試癌症藥物對病人腫瘤細胞的醫療效果,造福癌症患者,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陳怡文教授帶領的多維列印醫學研究及轉譯中心跨校技術團隊,開發台灣第一個成功運用醫療體系內臨床資源及跨...

閱讀詳情 »

長榮航空日前發生機師打完2劑疫苗仍突破性感染Delta變異株,今日又爆出2名機師也是接種完2劑疫苗但發生突破性感染,至於是否也是Delta,仍等待基因定序結果中。然而機師在自主管理期間入住汽車旅館,且足跡跨苗栗縣、新竹縣,引發質疑,長榮航空表示,已展開內部調查,若有違反防疫規範,將依規定處置。針對再...

閱讀詳情 »

為因應境外移入Delta變異株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宣布,即日起至9月9日強化桃園市COVID-19第二級疫情警戒相關措施。對此,新竹市長林智堅下午也宣布,秉持區域聯防下,竹市也同步加強防疫,即日起至9月9日,強化COVID-19第二級疫情警戒措施。林智堅說明,相關措施包含縮減集會活動上限室內...

閱讀詳情 »

外務大臣茂木敏充今宣布將再捐贈AZ疫苗給台灣,這也是日本第4次捐贈疫苗給台灣。駐日代表謝長廷下午在臉書透露,這批AZ疫苗總計64000劑,預計下週出貨。外務大臣茂木敏充今在例行記者會宣布,將再捐贈AZ疫苗給台灣,而這已是日本第四次捐贈疫苗給台灣,而茂木敏充說明,最快九月底前抵台。謝長廷臉在臉書發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