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胃食道逆流 都是自己吃出來的

胃食道逆流 都是自己吃出來的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現代人匆忙的生活型態,時常三餐不定時,或午休時段有限,必須抓緊時間進食,狼吞虎嚥的情況下,胃食道逆流的民眾越來越多,常見症狀有胸口灼熱感(俗稱火燒心)、喉嚨胃酸逆流、胃脹氣、打嗝酸水就上來,甚至真的有吐出來(反芻)等,專家表示,若長期忽視它,胃癌、食道癌的比例會上升。
聯合醫院林森院區家醫科醫師鄭玠豪說明,胃食道逆流成因,包括壓力大、進食太快、攝取過多甜食飲料、咖啡因、濃茶等,這是一個吃出來的疾病,並不是身體問題導致的病因,多半是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不正常引起。另外,食道和胃之間有個括約肌,過度肥胖者也會增加腹部壓力,導致胃在蠕動時,把胃酸和食物經由壓力擠往食道括約肌,一旦括約肌被撐鬆了,胃酸和食物就易跑到食道上,造成火燒心。
鄭玠豪表示,用藥只能達到治標效果,只能暫時壓制胃酸逆流,患者不改變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吃胃藥根本沒太大幫助,之後還是會復發,若長期反覆胃食道逆流,胃癌、食道癌機率會大幅增加,所以單靠藥物治療胃食道逆流,是完全錯誤的觀念。
鄭玠豪補充,進食細嚼慢嚥能幫助消化好一點,只要胃食道逆流不算嚴重(嚴重指引起慢性食道發炎、胃潰瘍等),大部分的胃食道逆流是可以被治癒的,不須依靠藥物。另外,胃食道逆流有時跟心血管疾病症狀相似,症狀嚴重者,建議須經由醫師做初步排除,分辨是心臟缺氧、缺血還是胃酸逆流導致火燒心,若是胃食道逆流則需進一步做胃鏡、內視鏡的檢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93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9歲葉姓孩童,在學校半年定期檢查時,發現兩眼視差相當大,右眼可看到1.2,左眼卻只能看到0.1,家長擔心孩子的視力健康陪同就醫。在與醫師評估與討論後,選擇讓葉童配戴角膜塑型片,睡前單眼配戴,隔天早上醒來不戴眼鏡,便可看物清晰,並控制近視度數。 兩眼視差大易頭痛、疲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台灣今年夏季不斷傳出高溫,然而高溫不僅帶來中暑,當水份流失加快,也會帶來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風險,專科醫師因此呼籲,如果突然胸悶、胸痛、氣喘、冒冷汗,一定要盡快聯繫救護車,盡早就醫降低死亡風險。 天氣熱血液濃稠 血栓發生機率高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暨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食藥署今(30)日公告,8月1日起含ranitidine(雷尼替丁)成分藥品因有致癌風險,考量有其他成分藥品可取代,要求廠商1個月內全面下架回收,醫院與藥局也都不可再釋出給民眾,食藥署同時提醒,民眾如果家中有相關藥品,建議暫時停用,交由醫療機構代為處理,或與醫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大學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不斷呼籲,所有入境台灣民眾全數篩檢,尤其泰籍移工疑似在台感染新冠發生,詹長權強調若有必要,出境也要檢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台灣採用隔離檢疫與症狀篩檢,入境防疫強度已經非常強,並且台灣疫情現況與國際不同,沒有普篩必要。 台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