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胸腔鏡手術+標靶 提升肺癌有品質的存活期

胸腔鏡手術+標靶 提升肺癌有品質的存活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65歲女性乳癌病人在接受治療後,持續定期追蹤檢查,2年多前胸部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第4期的肺腺癌,如依傳統治療思考,已無法手術。但在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後,病灶幾乎不見,惟今年10月發現病灶又有新變化,有潛在抗藥性,所幸只有1處,後來以胸腔鏡肺段切除手術切除病灶,目前持續追蹤中。

肺癌是癌症死亡原因第一位

台灣地區的肺癌死亡率在40年來增加近12倍,近2年每年都有將近9,000人死於肺癌,在癌症死亡原因中,男性及女性皆名列第一位,超越被視為國病的肝癌。肺癌的成因雖仍不明,但是,抽菸、工業金屬廢氣汙染等,都明顯可增加肺癌的機率。

台灣肺癌發生率仍逐年上升

顏亦廷醫師表示,在先進國家因吸菸人口減少,肺癌發生率已開始下降。反之,在台灣肺癌發生率則仍逐年上升,除了環境因素之外,也與低劑量電腦斷層發現更多較小腫瘤、早期肺癌有關,尤其是肺腺癌,無論男女皆快速增加,民國98年男性及女性肺腺癌年齡調整發生率,皆達每10萬人口約20人。

不再局限於傳統思維

過去肺癌的整體治療方式考量,侷限於「不能開刀就只能化療」或「化療患者沒機會開刀」等傳統思維。但成大醫院胸腔外科顏亦廷醫師指出,近年來隨著化療藥物進步,特別是標靶藥物健保給付,再配合微創式的精準切除腫瘤手術,大大改變並延長肺癌患者存活期間與提升生活品質。

延長患者存活及提升生活品質

顏亦廷醫師表示,成大醫院自2007年發展胸腔鏡手術,近年來已完成300例以上胸腔鏡肺段切除;對晚期合併標靶藥物治療之肺癌病人,可以小傷口精準切除身上潛在的抗藥性病灶,在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前提下,延長患者存活。他說,在過去被視為無法開刀的肺腺癌病人中,大約有一~二成是能夠做此微創手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5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生酮飲食似乎是這兩年最流行的話題,傳言它可以幫助減肥,甚至治療癌症,令人心動,也令人迷惑。生酮飲食似乎很神奇能減掉體重,長期實施生酮飲食,對人體有影響嗎?美國減重博士表示,生酮飲食的確有短期減重效果,但是也不可忽略隱藏的2顆「小石頭」。 什麼是生酮飲食?低熱量、中等量蛋白質、高脂肪、極低碳水化合物 ...

閱讀詳情 »

國人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比建議攝取量少了近半;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統計,90%以上國人膳食纖維攝取不足,男性平均每天僅攝取13.7公克膳食纖維,女性14公克,比衛福部建議的每日攝取量25至35公克少了近半。 亞東醫院家醫科主任陳志道指出,膳食纖維是一種無法被人體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醫學已證實有穩定血糖、降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農曆七月鬼影幢幢?一名70歲老翁最近半夜睡不好眠,常抱怨看到死去親人回來找他,有時候看到蛇在地上爬或蟲子在手臂上鑽,嚇得在屋內搬東西來擋住。家人對荒誕怪異的行徑又驚又怕,將其送醫才診斷罹患「路易體失智症」。「路易體失智症」是神經退化疾病 易出現視幻覺老翁2年前開始出現行動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