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腳踩地就痛 震波治療改善發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腳踩地就痛 震波治療改善發炎

南投一名年約40歲的黃姓上班族只要腳一踩地就會出現像踩到針似的刺痛感,尤其是剛睡醒的時候更加明顯,甚至因為腳痛,需要單腳跳才有辦法前進,接受體外震波治療(ESWT)3次療程後,患者腫脹疼痛感已好轉。

長時間站立或體重過重會耗損韌帶與肌腱

衛福部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表示,足底筋膜是位在腳底的扇形結締組織,因此當長時間站立、走路或是體重過重容易耗損韌帶與肌腱,使其失去支撐的功能,進而傷害足底筋膜而出現足底筋膜炎。許多罹患足底筋膜炎的患者甚至每天都要承受這種難以下床的痛楚。

足底筋膜炎、鈣化性肌腱炎及肱上髁炎是使用體外震波治療最常見的3種軟組織疾病,臨床治療效果達8成以上。對於長期肌肉骨骼系統疼痛,經民俗療法、針灸、藥物治療及復健治療無法改善的病患而言,體外震波治療可以提供一個安全又有效的治療選擇。

震波治療促使微血管新生 達到組織再造及修復

周建文主任表示震波治療的原理是利用震波治療儀器在短時間聚集壓力聲波,透過介質將能量傳遞到人體組織促使微血管新生,達到組織再生及修復的功能,使症狀獲得舒緩。體外震波治療最早使用於泌尿道結石碎石術,後來開始應用於治療肌肉骨骼系統疾病如:鈣化性肌腱炎、網球肘、足底筋膜炎、骨癒合不良、肌筋膜症候群、冷凍肩(俗稱五十肩)、慢性下背痛、跳躍膝、阿基里氏肌腱炎等。

體外震波治療每次約15-20 分鐘,每週一次,治療的震波次數為2000到3000次,原則上一次療程需接受3次治療。過程中會有些許疼痛,隨著治療時間疼痛會漸漸減輕。周建文主任表示組織需要時間恢復與再生,因此治療後4至6週內應避免劇烈運動、多休息、保持耐心,等待組織復原與症狀的消失。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學童肥胖防治從孕產期就應該著手預防且延伸至整個生命周期,研究顯示,小學時期的肥胖在成人後有6到7成仍然肥胖;而肥胖的國中生更高達7到8成將來是肥胖成人,由此可知,兒童期肥胖往往會延續到成人期,並且直接或間接地增加成年期肥胖的併發症、死亡率和心理層面的不良影響。 學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高齡社會真的來了!根據內政部統計,至今年8月為止台灣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已達13.6%,即將脫離「高齡化社會」正式邁入「高齡社會」。50歲後骨質流失速度加劇,根據資料顯示,104年女性骨折人數比過去10年增加1.5倍,30歲開始下降,到50歲時最為關鍵;男性骨密度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蹲了,爬不起來!」困擾著很多銀髮族,大多是因為退化性膝關節炎造成行動不便,常見症狀有疼痛、僵硬、腫大變形或出現磨擦聲響。就醫時藉由X光檢查可以發現關節間隙狹窄或骨刺生成等現象。 減重、運動、藥物治療三管齊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符民意表示,除了關...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你是否偶爾會出現手指麻、抓握沒有力量的狀況呢?可能「滑鼠手」已經悄悄找上門!根據研究顯示,BMI指數大於30的人,發生腕隧道症候群的比例為身體質量指數小於30的1.89倍,因此醫師呼籲,肥胖者除了要當新三高問題之外,對於關節保養也要更加小心。 BMI大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